据记者了解,在北京、唐山、苏州和佛山四个试点城市中,佛山市是第一个作出需求响应具体方案的城市。今年1月26日,国家发改委组织各试点城市及相关部门,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佛山电力自动需求响应工作启动会,对佛山的方案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支持。按照“工作方案”,企业签订协议后的三年,累计响应次数不少于10次(其中2015年年底前不少于5次)。
今年7月30日,佛山启动首次电力需求响应。33家企业参与,负荷削减量达到4.2万千瓦。8月13日,佛山又组织了第二次需求响应,97家各类企业参加,实际完成响应量12.1万千瓦,试点运行成功。截至11月底,佛山市参加电力需求响应企业超过500家,覆盖佛山5区,响应企业涉及陶瓷、铝合金、机械制造等领域,协议需求响应量达21万千瓦。
佛山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透露,其实在刚开始推广需求响应的时候也遇到了困难,企业积极性不高,工作很难展开,甚至一个月也没有一家企业签订协议。后来经过分析,对症下药,更改了模式,原来是政府和企业签协议,作为中间环节的电能服务商需要从企业手里拿服务费,积极性不高,后来变为电能服务商全权代理,从政府手里拿资金,由电能服务商和企业签协议,充分调动了电能服务商的积极性,最终摸索出一套比较成熟、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在需求侧管理的搭建过程中,服务商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也是市场化的效果。”李启新在总结“佛山模式”的成功经验时认为,佛山供电局主动承担,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去努力,而不单单为了完成一个行政命令,佛山供电局充分发挥了在技术上、资源上、专业上的优势。“为了双方加强沟通交流,供电局连续四年派了工作人员到经信局挂职。”
而据电能服务商——量云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元杰称,从他参与其他城市的经验来看,佛山的需求响应做得比其他试点城市都要好。一是佛山的需求响应负荷量远远超出了目标;二是在整个过程中,佛山市政府的组织管理、供电局的积极响应、与电能服务商的协调三方面配合完美。“佛山的方案非常接地气,解决了突出问题。因为需求侧的本质是让客户愿意为你做事,但怎么切入、怎么和企业签协议是一个难点,佛山找准突破口,对症下药,解决了问题。我非常希望能够把佛山的经验带到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