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华电力公司
1994年,香港中华电力公司(ChinaLight&Power,CLP)与当时的港英政府签订电力特许经营权协议,承诺提高供电可靠性,将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缩短40%。1996年,CLP着手DA系统建设工作,2003年系统基本建成,安装各类RTU近1万套。DA系统的应用提高了CLP配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2009年CLP的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在2.7min之内,与1994年的20多分钟相比,供电可靠性有了极大地改进。
CLP的中压配电网采用11kV电压等级,绝大部分是电缆网络,其最大的特色采用如图2所示的闭环运行的网络结构,每一段线路采用金属导引线的电流差动保护,快速切除故障,线路故障不会引起用户停电,具有非常高的供电可靠性。
CLP将安装在配电室(装有环网柜与配电变压器)内的监控终端称为CRTU(CustomerRTU),柱上开关的监控终端称为ORTU(OverheadRTU),高压变电站内的监控终端称为PRTU(PrimaryRTU)。PRTU与配电子站的功能基本相同,共安装120套,每套PRTU配备近20个通信口,每一个通信口都可以设置为与DMS的前置机(FrontEndProcessor,FEP)通信或与10个CRTU通信,通信速率均为9600b/s。
PRTU与CRTU的通信采用金属双绞线,使用当初为电流差动保护敷设的信号电缆中的剩余线芯,因此节省了大量的通信投资。ORTU采用一点多址(MAS)无线通信方式。通信规约采用北美地区流行的DNP3.0。
主站系统由一个系统控制中心(SCC)、一个备用控制中心(BCC)和三个区域控制室组成,通过企业内部通信网络连接。正常情况下,开关设备由系统控制中心(SCC)控制,紧急情况下,由区域控制室控制。DA系统与能量管理系统(EMS)、用户投诉及管理系统(TC&OMS)通信,交换变电站和配电网实时监控信息,同时,DA系统每天与用户服务信息系统(CIS)通信,读取更新的用户信息。系统间通信网络的结构如图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