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东建设这么大规模的新能源发电,对煤电发展肯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新疆发展改革委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未来新疆会继续加强疆电外送通道建设,力争将手里的资源牌打好。
开发风光资源侧重造福当地群众
在一些地区,企业如果想建设风电、光电项目,光有资质还不行,需额外接受地方政府提出的一些附加条件,比如对当地其他行业进行一定额度的投资。
据记者了解,《昌吉州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竞争优选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已于近日出炉。《办法》规定,相关企业若在当地投资装备制造、资源开发、农副产品深加工、旅游业等项目,可优先拿到风电、光电路条。
“对一次性投资5000万元以上进行公益类项目建设的企业,建设完毕后配置5万千瓦风电或光伏资源。”《办法》明确规定。
“地方政府给想拿项目的企业设置一些门槛,主要是出于发展当地经济的考虑。”新疆发展改革委上述人士告诉记者,比如开发风电和光电项目,对地方税收贡献有限,相关企业在有资质、有能力的情况下,对当地其他行业进行适度投资,也算是履行社会责任。
“新疆这么丰富的能源资源,如果只顾开发而不顾惠及当地群众,是说不过去的,也会给居心叵测的人制造口实。所以要把开发成果更多地普惠到各族人民群众头上。这一点必须要注重和坚持,不然新疆的长治久安会缺乏民心基础、民意基础。”新疆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创军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