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类能源发电成本变化趋势来看,陆上风电在资源较好地区的发电成本可与化石能源发电进行竞争,海上风电的资源条件通常好于陆上风电,但建设和维护成本将高于陆上风电;太阳能发电成本将保持下降趋势,成为未来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形式;目前水电发电成本低于其他能源发电成本,但随着开发条件较好地区的优质资源被开发利用,水电开发不断向偏远地区拓展延伸,受基础设施、开发条件等因素决定,水电资源的开发和输送成本将不断上升;海洋能发电成本或将一直高于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和传统化石能源发电成本;核电在安全方面的投入将不断加大,发电成本呈上升趋势;生物质发电存在燃料收集与供应、燃料利用方式竞争等方面的问题,技术进步空间较小。
远期看,随着供电成本的下降,太阳能、风能将在电力供应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
全球电力流发展趋势
“一极一道”能源基地电力外送、相邻洲之间的电力交换以及洲内大型能源基地在洲内平衡消纳,形成全球电力流总体布局,对未来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非常关键。
未来“一极一道”可再生能源基地送出电力流,总体呈现“北极地区向南辐射,赤道地区向南北辐射”特征。亚洲电力需求总量大、增长快,欧洲电力需求总量大且资源贫乏,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需求迫切。北美洲风能、太阳能、水能资源都非常丰富,基本能够满足本洲未来的电力需求。
2030年前,全球电力流以各大洲内跨国及距离较近的北非—欧洲优先开展跨洲联网,但跨洲电力流规模不大,处于起步发展阶段。2030~2050年间,随着清洁能源发电技术和输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成熟,“一极一道”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以“一极一道”和各大洲清洁能源基地为核心,形成全球电网互联、清洁能源全球范围配置格局。
(摘自《全球能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