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种声音,认为能源互联网应在能源的信息上采集与分享上下功夫,构建能源信息网,从而高效的实现能源购销行为。
这种解释更多的强调了信息网的建设,即实现有关能源的信息交易网建设。其思考的来源是日臻成熟并逐渐成为新的基础设施的互联网的发展。其目的是通过信息网的交易,实现能源方面的资源优化配置。
从着眼未来人类利用能源的方式而言,第一种声音更易于阐述人类对于能源利用的期待,不仅能够体现出能源的物质本质,而且从能源的商品属性出发,建立能源流通与交易信息网,符合能源优化配置的要求。
第二种声音,是能源互联网的狭义解释,是能源互联的一种具体形式,从切实可行的角度出发,第二种声音更符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原因之一是第二种声音符合目前国家电网高层所提的“两个替代”,即清洁替代与电能替代。而且更重要的是,目前鉴于国内能源的经营现状,还没有哪一个能够比电力更易于实现局部或全局的互联。
第三种声音,是“互联网+能源“含义的部分阐释,更多的侧重于能源消费、交易上面。
不同的声音代表着不同的利益出发点。世界能源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变革的动态过程,从能源的利用形式上,世界能源发展经历着由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的一次能源利用形式上向属于二次能源的电能利用形式上转变的过程,即电能替代代表了未来能源利用的发展趋势,不过这个转变过程会相当的漫长,如果从未来的角度出发,能源互联网在表现形式就是电能互联。
时下,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将会涵盖一次能源、二次能源本身及其信息多种元素,或者从能源的类型出发,涵盖了传统化石能源、清洁能源等多种类型的一种能源利用网络。
从广度上看,能源互联网应当能够直接实现能源本身的交易或者转变为其他形式的交易,而且这种交易带有便捷、高效、公平的特点,其所链接的能源节点还应该具备能够代表世界能源发展方向的特点。从实施的角度出发,能源互联网的实现只可能是单一或少数能源形式的互联、流通与交易。
因此,就业界存在的三种主要声音而言,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只不过是立足的时间点不一样,观察的角度不同,代表的利益不同而已。
以化石能源集中利用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随着时代的改变发生变革,新能源和互联网技术技术日益成熟,这是能源互联网概念诞生的背景。美国著名学者杰里米.里夫金认为,能源互联网应具有四大特征:可再生能源作为主要一次能源,大规模或超大规模的分布式发电系统与分布式储能系统接入,广域能源共享,交通系统由燃油式向电气化转变。
可见,杰里米.里夫金所提出的能源互联网概念的内涵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最终实现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利用为特征的广域网。由于杰里米.里夫金并不看好核能,其所提出的能源互联网并不包含核能的利用,鉴于核能的特殊导致核能的利用争议仍然没有解决,因此这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中国在核电方面的一系列国际动作,显示了政府对于发展核电的信心,对于未来的能源互联网格局的影响不容忽视。
能源互联网概念的争议是带有发展的不断持续下去的,能源共享网络也不能单一认为是电网,事实上这不是重点,能源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促进了能源利用模式变革的进程,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从这个角度思考,有争议也并非是坏事。
(作者简介:能源互联研究与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