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国约一半煤炭用于发电,人们很容易从雾霾联想到火力发电厂,认为其是导致雾霾的主因,进而倾向于对火电厂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但这只是感性上的认识,并不理性。
记者:即是说,火电厂绝不是雾霾问题的主因?
王志轩:对。产生雾霾的污染物和污染源很多,除常规污染物外,挥发性有机物(VOCs)也是重要因素,但VOCs更不是电力所为。确切地说,我认为电厂常规污染物的排放是雾霾产生的非主要因素中的次要方面,绝不是雾霾“元凶”。现在应该将精力放在真正的“肇事者”身上,例如散烧煤、机动车排放、VOCs排放源和无组织的散烧秸秆等。其中,普遍无减排措施或者减排水平较差的散烧煤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大于燃煤电厂。
火电超低排放改造将成过去时
记者:那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变严,如近期铺陈开来的超低排放改造,对治理雾霾有多大影响?
王志轩:只要标准更严格、减排资金投入更多,空气质量肯定会好一些。但由于火电厂不是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所以,治理雾霾的效果相当有限。
当然,不排除局部地区的火电厂对雾霾形成有重要作用,在标准变严后,对雾霾治理效果有较明显作用。但是从全局上看,火电厂对雾霾的影响微小。
记者:有观点显示,火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完成后,其大气污染物排放将降低80%,效果明显。
王志轩:需要提醒的是,大家应该理清该百分比的含义。
百分比是个相对值,关键是用什么做分母。如果国家现行排浓度放标准是10单位,超低排放改造后降到2单位,降幅则为80%。但从另外角度看情况完全不同。在烟气未处理之前,污染物排放浓度可能是10000单位,按现行标准进行减排改造后,降幅可达到99.9%,进一步超低排放改造后,降幅达99.98%,比现行标准比效率只提升了0.08个百分点。所以,80%这一说法容易造成误解。如果不与达标排放要求的排放量比较,而是与没有达标排放时比较时,产生误解更大。
换句话说,从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来看,超低排放改造与现行排放标准的要求相比,常规污染物总量减少非常有限,对环境质量改善的作用轻微,对于一般地区治理雾霾的作用已经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