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各馈线区的分类及停电时间情况如下:
1)故障区{S5}:该区负荷点的停电时间为故障时间。
2)正常区{S1}:该区负荷点不受故障影响,因此不停电。
3)上游隔离区{S2,S3}:故障隔离后,可由系统为其恢复供电,负荷点停电时间为隔离时间。
4)上游无缝孤岛区{S4}:故障发生时,可主动形成无缝孤岛,孤岛运行时间为故障隔离时间。
5)下游隔离孤岛区{S6,S8}:故障隔离前,所有负荷点失电;故障隔离后,可与相连通的下游区域形成孤岛,孤岛运行时间为故障修复时间与故障隔离时间之差。
6)下游无缝孤岛区{S7,S9~S11}:同上游无缝孤岛区,故障时立刻运行于孤岛模式,但孤岛运行时间分为两部分:一是故障隔离前自身的无缝孤岛运行时间;二是故障隔离后与下游隔离孤岛区构成的大孤岛运行时间。
3、如何评估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系统的低碳效益?
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配电系统的目标是为用户提供优质可靠的电能。电能的可靠程度通常用配电系统可靠性指标表示,一个特定的配电系统通常具有一个特定的可靠性指标值作为其可靠性约束。
分布式电源接入后,配电系统对上级电源的需求程度发生变化,上级电源不必像原来那样绝对充裕,只要分布式电源出力与上级电源容量之和大于配电系统负荷,即可满足配电系统的供电需求。
图2供需平衡曲线
此时,在满足一定的可靠性约束的前提下,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上级电源相比无分布式电源的上级系统,其容量需求有所减少,倘若上级电源燃料为标准煤,此时减少的上级电源容量需求即可换算为标准煤耗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即为分布式电源带来的低碳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