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目前,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方面,社会资本参与不够、资金活跃度不高,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的难点在哪里?需要哪些支持才能引入更多社会资本?
周渝惠:充电设施是电动汽车得以行驶的基础设施,社会资本参与前景是不明朗的,社会资本一定要看得见投资回报,所以基础工作不在硬件,更在于建立市场机制、保障信用、承诺期限等符合资本运营的前提条件,可以尝试采用BOT、BT等融资模式。
记者:到2020年,将建设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设施,这将是一个庞大的建设市场,市场蛋糕将由哪些企业分享?
周渝惠:不要构成新的产能过剩、EV设施闲置,前车之鉴,稳妥部署,跟着EV的需求走。
电网企业建设为主,用户建设为辅。公共充电桩、充电站由电网企业通过标准进行建设,特殊客户如公交、城市公共设施等的充电设施应由电网企业监控,保质保量、安全运行。与报装中的专线送电、运行的管理是一样的。
社会资本投入充电设施建设,也可以是批发零售体制,但是目前盈利空间太小,社会资本难以进场。
记者:到2020年,将初步形成覆盖大部分主要城市的城际快充网络,满足电动汽车城际、省际出行需求。请您展望一下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
周渝惠:主要还是电动汽车本身、电池安全问题,这是消费者购车的担心之处,应当进行EV相关的全供应链战略和策略分析,保证产业链各个环节都有利可图,这个新生事物才可能发展起来。
各级政府、大型央企应投入进来成为用户,带个头利用新能源汽车,否则很多产业链上的问题将难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