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技术
大力发展压缩空气储能、电化学储能、超导磁储能等新兴储能技术以及钠硫电池、液流电池、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飞轮等储能设备和产品。
——平衡技术
必须大力建设能源路由器等能源平衡技术,通过高效的传输装置、转换装置、路由装置等,实现能源高效低耗的最优传输和调配。
——安全技术
必须积极研究网络安全接入以及网络安全防护等各种关键技术,增强能源互联网抗风险、抗攻击、抗故障的自防自纠自愈能力。
能源互联网的实施步骤:
——夯实基础
联接各种能源终端设备,不断扩充能源互联网节点,汇总各级各类节点信息,建设能源大数据,运用能源云计算,初步实现信息流。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将各种能源大部分转化为能够直接利用的能量如电力、热能等,初步实现能量流。夯实能源物联网,提高直接使用的煤、油、气等物流使用效率,初步实现能源流。
——持续推进
进一步与“人”联接,以人为中心,使用户、能源、设备之间实时交互交流,信息数据即时传输分析,保证科学供给、动态调配、合理消费,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能源互联网。同时,在新制度保障下,不断强化互联网与能源之间的高效联动,实现产业化,进一步促进能源新技术、新形式、新业态形成。
——充实完善
高度实现能源开发利用的清洁化和低碳化、分布式与自主性。在能源互联网体系下,能源完全以人为本,全过程智能可控,运行效率大幅提高。在能源开发、传输、转化和消费过程中逐步引入拟人脑智慧功能,逐渐过渡到智慧能源的高级阶段。
“互联网+”时代,为推动能源革命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能源互联网的初步建成将成为能源革命取得实质进展的重要标志,表明能源革命与信息技术及工业技术深度融合并走向成熟。同时,能源形式的改进更替与文明形态的演进转型紧密关联,能源革命的最终目标就是要顺应文明形态转型的要求,构建一种从自然到自动,从智能到智慧的全新能源形式。在能源互联网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人类的能源形式将逐步由大规模、集中式的化石能源向微型化、分散式、智能化的可再生能源过渡,人类社会的文明形态也将逐步由信息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可以预见,随着能源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能源革命的不断推进,能源技术不断突破,能源制度不断完善,能源互联网不仅可以满足安全、清洁、经济和持续要求,而且也必将遵循人类文明演进的新趋势和新要求,逐渐“进化”出自组织、自检查、自优化、自适应等类似于大脑的强大智慧功能,开启智慧能源的全新时代。
(作者介绍:刘建平,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杨健,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刘涛,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陈铮,电力规划设计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