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抱团“易捷”难求
除了寻求政策层面的补贴外,不少企业也开始探索联合道路。昨日,由电桩牵头,协同上海鼎充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珠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丁丁停车、上海追日电气有限公司等十几个新能源公司成立了中国汽车充电联盟。联盟欲推动充电桩硬软件的标准统一、接口数据以及运营平台的统一和分享,尝试破解充电桩“谁建谁用,谁用谁建”的恶性循环。
“作为私人企业想在充电桩领域活得更久,甚至是活到最后,还需要打通整个电动汽车产业链,目前我们正努力利用互联网构建一个大的充电生态系统。”北京电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袁宇说。
据悉,除了成立联盟外,不少充电桩公司都在探索订制App,让更多用户找到好用能用的充电桩,同时为政府订制服务平台,希望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获取碳排放数据等信息。
“在普遍亏损的充电桩领域,社会资本不拓展其他业务增加收入是很难生存下去的。”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他认为,社会资本除了拓展其他业务外,还需要寻求政府的帮助。民营企业可以通过PPP模式和政府合作,减少企业的负担。
建设充电服务区需要有独立的地皮,但目前充电桩的建设大多是和物业公司、地产公司、停车场等进行协商,借用场地建设,充电桩要么建在大型商场的地下停车场,要么建设地点已经建有服务设施,都难以建设其他服务设施。因此,受成本和土地限制,充电桩的盈利仍然打不开自身产业链条之外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