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国外品牌的大冲击
国外著名电气行业纷纷抢占低压电器市场,如ABB、西门子、施耐德、三菱等国际知名企业都在全面布局中国市场。除了垄断国内的高端市场外,它们又实施“本土化”战略,以独资或合资方式在中国本土设厂,在国内的中端电器市场也占有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甚至还在窥探国内电器的低端市场,赢家通吃的局面正在形成。
8、行业标准混乱参差
产品质量和行业标准参差不齐,已经成为低压电器行业发展的绊脚石。中国低压电器整机可靠性标准的制定工作尚处在初级阶段,覆盖面窄,没有形成体系,因此难以确认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9、人才缺失
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目前,低压电器企业的人才结构很不合理,虽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劳动力素质较低,企业员工大部分是从广西、湖南和湖北来的农民工,真正熟悉劳动技能的工人和熟悉产品制造工艺、产品设计开发的研发人员非常少。
10、马太效应
未来行业将主要体现在需求结构调整,中高端市场和部分新兴产业的份额占比会逐步增加,以及市场集中度提高的逐步提高,行业的洗牌势必加剧。未来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局面会进一步加大,甚至形成马太效应。大量的中低端产品、中低端企业会加速退出。
十大突破之道
回望过去,低压电器在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历史。小编在总结了目前低压电器行业的十大瓶颈之后,再为大家分析分析解决之道!
1、产品结构调整
根据国家政策走向,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低压电器产品的结构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工艺落后、体积大、能耗高又污染环境的产品将被淘汰。“十三五”期间,特高压、智能电网、互联网电力、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将使中高端市场需求迅速增加。
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为产业延伸提供了发展机会,低压电器行业的产品领域可向光伏发电逆变器、新能源控制与保护系统、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直流开关电器设备等领域扩展,并能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这一领域是低压电器行业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2、行业结构调整
目前中国低压电器行业生产企业有超万家,但平均下来,每个企业的销售额不上3000万。电老虎认为,按目前技术条件与生产水平,“十三五”期间,中国低压电器生产行业保持在300百家左右的大中型企业比较合理。
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应尽力发展成为电力配套的综合性集团公司;实力不错且条件较好的企业应发展提高自身主营产品、并丰富型号规格,作品种相对齐全的低压电器专业化企业;有一定生产特长的中、小企业可以发展成为针对性较强品种的低压电器专业化生产企业或电力附件及配套等专业化生产企业;而大部分中小企业应考虑结构的调整与资产重组。
3、政策倾斜
国家将完善政策法律体系,解决企业融资难,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信用担保体系,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适当放宽对企业的赋税,提倡政府单位采购支持有质量的企业的相关制度,加强对企业的保护,从而得以加快企业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及支持此类企业开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