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配合应对有序环环相扣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公司对今年的汛情趋势早有分析判断,并结合各专业具体工作安排,及早采取了针对性措施。自上而下,由点到面,环环相扣,层层落实。
4月份,按照公司2015年防汛工作安排,公司基建部、运检部分别发出防汛检查通知,按区域成立防汛检查组,开展防汛检查。6月10日,距迎峰度夏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仅两周,公司防汛办专门召开会议,再部署、再落实防汛(台风)工作,严格落实各级防汛责任制,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充分准备,确保水库大坝和电力设施安全度汛。
考验如期而至。在江西、湖南等华中省份、浙江、江苏、福建等华东省份,供电企业在入夏后应对了多次暴雨侵袭,又迎来了强台风“灿鸿”。
在台风形成较早期,公司相关部门和单位就已经密切关注其走向和动态。此后,“灿鸿”被锁定为超强台风,将在浙江登陆。7月 9日上午,台风尚未进入东海海域,公司就启动了防台风应急响应,开展联合应急值班。总部应急指挥中心与国网华东、东北分部,浙、闽、沪、苏四省的电力应急指挥中心保持互联互通,协同开展抗台风工作。与此同时,浙江、福建应急物资、装备和队伍,以及华东应急物资储备库也做好了应急处置准备;相关单位均启动应急响应。台风过境之处,各地应急队伍、应急发电车、发电机和应急照明车迅速出动,全力保障重要客户和抗台防汛抢险电力供应。到7月12日晚,福建、上海、江苏、浙江、山东,一天多的时间内,受影响的电力供应全部恢复。公司各单位累计投入应急抢修人员108530人,应急车辆 31230台、应急发电车 32辆、发电机72台、大型抢修机械24台。
7月初,国家防总就今年全国主汛期形势进行了会商,预测主汛期长江、江淮等多个流域多雨,区域性洪水甚至流域性洪水都有发生的可能。从7月中旬开始,降雨仍然持续不断,范围也扩大到了华北和东北地区。京津冀地区十多天连续降雨,国网北京、天津电力统筹应急资源,迅速应对短时强降雨带来的影响。国网辽宁、黑龙江电力也进入防汛状态,严密关注流域汛情,重点排查设备隐患。公司系统相关的部门、单位,仍厉兵秣马,严阵以待。
大电网防汛攻略
曾在1998年肆虐全球的厄尔尼诺现象,造成了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当时的华中电网500千伏主网架结构简单,线路较少(16条),汛期未发生500千伏设备跳闸事故,但部分地区低压线路、配变台区设备受损严重。
17年过去了,电网发展迅猛,华中电网特高压呈现“四直一交”混联格局,“强直弱交”矛盾进一步显现,三大特高压大功率送电,百万千瓦级火电机组数量不断增加,3个千万千瓦级大型水电基地(三峡、向家坝—溪洛渡、官地—锦屏)全面建成,大容量机组异常运行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更加显著,各区域电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强,电网运行呈一体化特征,新技术、新设备的大量应用使电网运行特性更加复杂,加之自然灾害和设备故障等原因,电网安全风险增多,电网安全面临更大压力。
攻略一:制定应急预案
7月初,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国网华中分部根据7~8月份气象预测趋势,重点考虑洪水、地质灾害和恶劣天气,制定出相应防御措施,为平稳度过今夏增加筹码。
以对 500千伏线路遭遇洪涝灾害的应对为例,国网华中分部根据水利部门的收资,参考历史积水高度,计算冲刷深度后设计塔基高度,在不考虑次生灾害的情况下,认为 500千伏线路受洪涝影响较小。对可能发生洪水冲倒杆塔造成同一断面输电线路停电事故的重点区域,已制定相关应急处置预案。
对于区内水电站可能遭遇的洪涝灾害,国网华中分部合理安排火电开机方式,提前制定轮流开停火电预案,配合长江洪水错峰。编制水布垭、隔河岩等水电厂全停情况下的电力平衡预案。并要求国网重庆电力制定彭水、银盘等水电厂全停情况下的电力平衡预案。
对于沿长江的火电厂,存在局部受灾的可能。国网华中分部已要求相关电厂备足防汛器材,防止水淹设备。
对于低压设备遭遇洪涝灾害的应对,国网华中分部要求省公司备足防汛器材,做好防洪应急预案。目前,国网华中分部海事卫星电话、应急通讯车均正常。
国网华中分部还对区内可能遭遇山洪地质灾害、雷电灾害、高温热浪灾害、大风灾害区域进行了危害分析,制定了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