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当新能源遇上特高压 意味着怎样的发展机遇?(2)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国家电网杂志    2015/8/6 14:55:19  我要投稿  

能力君:您刚才说的是发展特高压给全国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那么具体到内蒙古当地的发展又是怎样的呢?

陈连凯:一是有利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以起点位于锡林郭勒盟的锡盟—山东特高压交流工程为例,该工程承担着京津冀鲁地区供应稳定清洁电力的重任。2014年5月6日开工的配套电源项目,仅在锡盟境内就可拉动投资1650多亿元,2017年建成后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950亿元、增加值420亿元、利润170亿元,上缴税金15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17800个。

二是有利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加快特高压工程及煤电基地建设,通过“点上开发、面上保护”,转变以前农牧民的传统发展模式,促进农牧民转移就业,减轻对草原的过度利用,提高工业反哺“三农三牧”的能力,保障草原生态的持续改善。

三是有利于提升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富藏高铝煤,适合集中开发综合利用;锡盟地区富藏褐煤,不适合远距离运输。当前主要以出售原煤为主,运输成本高、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环境影响大。随着煤电基地项目的启动建设和投产运行,提高煤炭就地转化能力,变输煤为输电,实现“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必将从根本上改变长途运输煤炭,造成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浪费高级能源的被动局面,实现绿色发展和循环发展。

对话李明:新能源助推经济发展

能力君:近年来,新能源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甘肃作为新能源大省,在发展新能源上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

李明:促进甘肃新能源大发展的最大动力来自于政府的推动。2007年,甘肃省委、省政府明确了建设河西走廊风电基地、再造西部“陆上三峡”的战略构想。2009年8月,国家发改委打捆核准的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380万千瓦工程开工建设,甘肃新能源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开工建设,开创了超大规模开发、高度集中、超远距离输送的中国风电发展新模式。经过统计,自从1997年甘肃有风电至今,18年来甘肃新能源共发电量超过600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73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660万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能力君:新能源的发展在甘肃经济发展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李明:甘肃省一不靠边、二不沿海,经济发展缺乏增长动力。是新能源的迅猛发展给河西地区以及甘肃带来了再度繁荣的机遇。在2009年甘肃省政府提出的“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的经济发展战略中,明确了这一思路:围绕兰州、白银这个经济圈,在河西地区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链,在陇东地区建设煤化工基地。建设新能源基地成为拉动甘肃经济增长的一只翅膀,被甘肃省政府寄予厚望。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