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政和交通方面,在崇礼奥运专区办公区、医院、学校、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用电用热全部采用可再生能源。在交通运输方面,按照绿色、智能的理念,打造可再生能源交通运输体系,专区内交通运输全部采用可再生能源设施供能。
在民居方面,奥运村、崇礼县城、风景区和周边农村采暖全部采用可再生能源。奥运村和县城按照集中为主、分散为辅的方式,供暖主要采用太阳能、地热等热源,其他区域利用分布式太阳能方式供热。
新闻观察
新能源示范区何以花落张家口?
“坝上一场风,从春吹到冬”。7月29日晚,一直参与《规划》申报的张家口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郭俊峰从北京返回张家口,难掩兴奋:“这是一份含金量很高的规划,是新能源发展的一次历史机遇。”
张家口是华北地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2014年底,张家口全市风电装机并网66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并网40万千瓦,秸秆生物质发电装机2.5万千瓦,全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51亿千瓦时,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27%。
同时,张家口拥有“国家风光储输试验中心”、全国首个风电研究检测试验基地以及风机总装、叶片制造等生产企业,初步形成了涵盖开发应用、装备制造、科技研发、技术服务等等的相对完善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
专家观点
低碳冬奥对京张意味着什么?
徐逢贤
北京冬奥申委的专家表示,北京将携手张家口举办一届清洁、节俭的2022年冬奥会,在2022年比赛期间,保障运动员在清洁的空气中完成赛事,取得优秀的成绩。
北京从2012年开始,就加大了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力度,在“调结构、稳增长,淘汰落后产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方针指导下,2012年,北京制定了“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5年上半年,北京的PM2.5浓度比2014年同期下降了15.2%。低碳奥运专区的建立,将使北京、张家口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改善。
“低碳冬奥”概念,不仅是针对2022年北京、张家口携手举办冬奥会而提出的,它的进一步目标,是要使中国的北方地区、特别是京津冀地区携起手来,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
在基础设施方面,京津冀地区已经形成了铁路网、公路网,城市规划合理、人口得到有效控制。到2022年,张家口市将成为中国北方的物流枢纽、旅游中心、体育和度假中心。在此背景下,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必然会促进国内外的人流、物流、商品流、绿色产业流、资金流等流向京津冀地区,从而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京津冀地区1亿多人民殷切期望,中国运动员在冬奥会中多获奖牌、创造好成绩;期望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世界携手,共同进步、共同繁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