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需求响应对电力企业迎峰度夏有何作用?
欧阳昌裕:刚才说遇到供需紧张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两种来削峰,早些年需求侧管理的重点就是从错峰避峰出发,引导用户合理降低负荷少停电,达到电力供需平衡的目的。现阶段,全国电力供需宽松,缺电情况越来越少出现,需求侧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转到如何更多采用经济手段,如推行用电分时电价等,加上出台实施较高能效标准,一方面激励用户提升用电效率效益;另一方面通过改善用电负荷特性,即削减高峰负荷、填高低谷负荷,就会促使电网利用率上升、发电机组煤耗降低,电力行业资产利用率提升、效益上升,电价水平得到有效控制、用户电费支出下降,还能更多消纳可再生能源发电,最终实现节能增效减排的社会效益。
需求管理固然好,但还需要调动用户的积极性,需求响应就是政府要研究出台一个更好的激励政策,来调动用户积极主动参与。举个例子,空调在夏季可能设定在24摄氏度比较舒适,如果将温度调高到26摄氏度,舒适度不那么好了,政府部门如果能够授权供电部门可以给予用户合适的电价优惠来弥补舒适度的损失,使其在用电高峰时段主动参与响应、愿意调高空调温度,这就是需求响应。在低谷时段,更多采用经济激励手段调动和引导用户多用电储电填谷,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迎峰度夏负荷高峰时段,通过开展需求响应,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调动了用户的积极性,对夏季用电高峰时段负荷调整具有更实际的意义。
记者:下一阶段我国电力供需将有何趋势,需求侧管理有何侧重点?
欧阳昌裕:这两年全国电力供需都是总体宽松的。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用电需求已从过去的高速增长换挡到中速甚至中低速增长,同时由于电力建设周期较长,发电装机还延续高速增长,未来二、三年全国电力供需延续宽松,不能有效控制开工投产规模的话,甚至还会过剩。
面对这种情况,下一步需求侧管理的重点将更多以提质增效为目标,探索在供需宽松的情况下,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主要采取市场手段、经济手段和能效标准等,优化客户用电需求特性,减少用电峰谷差,提高用电效率,进而提高清洁能源消纳,达到节能减排增效的效果。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在河北、上海、北京开展了需求侧管理的试点,就是在经济新常态下,通过经济手段在削峰填谷提效进行新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