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
倒逼传统车企跑马圈地
在“互联网造车”这声势浩大的背景下,传统车企自然也不甘落后,纷纷发布智能汽车战略规划,边防守边布局。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8家传统车企在智能汽车领域展开规划。
东风汽车先人一局,2014年就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双方将在汽车电子、智能汽车、IT/ICT信息化建设等领域展开跨界合作;北汽集团则与乐视控股签订协议,以乐视汽车生产厂商的身份在智能汽车竞争中占据一席;长安汽车计划到2025年将累计投入130亿元,将搭建6大平台,掌握5大核心应用技术,分4个阶段实现智能化技术的产业化;上汽集团的策略是分两步走:与互联网企业(阿里)合作,以及开发无人驾驶功能(推出第二代智能汽车“未来汽车”);一汽集团也于今年4月份发布了智能汽车“挚途”战略,这也使得一汽成为国内首批发布完整互联智能战略的车企之一;江淮汽车的智能化平台路线图也于同一时间曝光,计划江淮汽车将于2020年进入3.0时代;海马汽车也于3月份正式发布了moofun移动互联人车生态系统,紧跟智能汽车大潮;此外,7月份,“后来者”长城汽车在定增公告中宣称,在其募资总额168亿元的三分之一(50.33亿元)用来发展智能汽车项目。
“汽车电商化、新能源化、共享化及智能化是一个大的趋势。”应宜伦表示,“而传统车企在这一方面显然更有优势,毕竟国际汽车巨头的技术储备非常多。互联网企业若想颠覆传统汽车,还是取决于产品的工艺,如果谁能拿出一款完全颠覆了现有汽车形态的智能汽车,同时又具有高安全性,(互联网企业)也完全有可能胜出。”
“门外汉”
能否撬动传统汽车利益
作为一个热门话题,智能汽车一直都是媒体的关注焦点。然而,记者发现,无论是互联网企业造车,还是传统车企的智能战略,汽车智能系统往往搭载的都是新能源汽车,难道传统的燃油汽车就无法实现“智能化”吗?
对此,特斯拉中国传播内容负责人兰启昌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与传统汽油车相比,电动汽车在结构上就有很大的优势,传统的汽油车上通常会有上万个零部件,而电动汽车只需要两千个左右,电动汽车的精简程度在信息化改变方面会更加有优势。
事实上,汽车半智能化在传统汽车上运用也比较普遍,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王建强表示,一方面,传统汽车电子执行装置较多,在集成技术方面难度较大;另一方面,纯电动汽车将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一个趋势,如果智能汽车搭载纯电动汽车会有更广阔的前景空间。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于汽车行业来说,互联网企业是真正意义上的“门外汉”,现在意图撬动传统汽车行业利益杠杆的也正是这些造车的“门外汉”。
在一个封闭的行业里颠覆的力量一定来自行业外,刚刚加盟乐视的前摩托罗拉高管饶宏曾表示,如果没有外力推动,传统车企的车联网系统很难实现完全对外开放,“他们那个圈子生活太好了,一个屏幕加好几万元钱,开放之后就是利益的分享,他们怎么可能把盘子里的肉分出来。”
兰启昌也对上述观点表示赞同,他认为,对于传统车企来讲,转型最大的障碍来自于内部,“传统汽车本身盈利就很好,即使未来的远景是计划发展电动汽车,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也会出现阻碍。与传统车企合作造车,还不如自己去开创新领域更容易。”
事实上,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即使再多的互联网企业把智能汽车吹到“风口”,能飞起来不是飞机就是猪,反正不会是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