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规模化开发工程
高标准建设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按照规模开发和高效利用相结合、本地消纳和合理外送相结合、电网建设和电源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在逐步提高本地消纳比例的基础上,由近及远拓展消纳范围,减少弃风限电,持续推进风电大规模开发。
因地制宜建设太阳能光伏(热)开发应用基地。充分发挥坝上地区面积广袤、太阳能资源富集优势,利用荒山、荒坡推进一批大型地面电站建设;遵循“绿色奥运、低碳奥运”的承办理念,支持大型光伏企业在怀来至崇礼高速公路沿线两侧建设百万千瓦级光伏廊道,启动北京—张家口高速公路(张家口段)光伏电站及分布式储能试点建设;探索通过扩大新能源应用促进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工作;在各类产业聚集区,以及公共建筑、商业楼宇、居民社区、农村等区域,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风光互补,在城区全面实行绿色建筑标准,积极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着力推广太阳能光伏农牧业,实现“光农”、“光牧”互补;积极实施国家光伏扶贫工程,在赤城县先行先试,总结经验后在示范区内推广;快速推动尚义县集光电、生态、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大型太阳能示范园区建设。在坝上地区重点发展大功率太阳能光热发电,重点推进一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
2、大容量储能应用工程
开展大容量储能试点。大力推广应用储能新技术,积极探索商业化储能方式,逐步降低储能成本,依托行业领军企业,在崇礼县、张北县开展大容量储能试点,为实现可再生能源全覆盖做好示范。加大压缩空气储能、大容量蓄电池储能、飞轮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等技术研发力度,开展规模化储能试点。
开展一体化储能示范。在风电、光电等集中开发区,开展“风电+储能”、“光电+储能”、“分布式+微网+储能”、“大电网+储能”等发储用一体化的储能应用示范,支持发电、用电、储能企业等投资建设和运营储能装置,为示范区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应用提供支撑。
配套建设一批抽水蓄能电站。统筹考虑区域电网新能源和调峰电源发展需要以及当地站址资源条件,在综合论证基础上,在尚义县等地合理布局抽水蓄能电站,参与区域电网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