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独立可靠运行的微电网
《意见》提出进行联网型新能源微电网和独立型新能源微电网两种模式示范,两种模式均利用风、光、天然气、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及其他清洁能源的分布式能源站,建立基于智能配电网的综合能量管理系统,实现冷热电负荷的动态平衡,但联网型新能源微电网要同时实现与大电网的灵活互动。
联网型新能源微电网优先选择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渗透率较高或具备多能互补条件的地区建设,独立型新能源微电网则主要用于电网未覆盖的偏远地区、海岛,以及仅靠小水电供电的地区,也可以是对送电到乡或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已经建成但供电能力不足的村级独立光伏电站的改造。
同时,联网型新能源微电网要优先使用本地可再生能源或大电网低谷电力,并鼓励新能源微电网接入本地区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
《意见》要求,联网型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最高电压等级不超过110千伏,可以与公共电网友好互动,有利于削减电网峰谷差,减轻电网调峰负担,并网点的交换功率和时段要具备可控性,微电网内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要满足用户需求。
独立型新能源微电网则通过交流总线供电,适合多种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接入,易于扩容,容易实现与公共电网或相邻其他交流总线微电网联网。
联网型新能源微电网内可再生能源装机功率与峰值负荷功率的比值原则上要达到50%以上,按照需要配置一定容量的储能装置。独立型新能源微电网内可再生能源装机功率与峰值负荷功率的比值原则上要达到50%以上,柴油机应作为冷备用,其发电量占总电量需求的20%以下,对于冬夏季负荷差异大的海岛,该指标可以放宽到40%。
刘文亮对记者表示,50%的新能源负荷占比是一个较高的要求值,但从技术可行性考虑,未来可以实现。
《意见》要求联网型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具备孤岛运行能力,保障本地全部负荷或重要负荷在一段时间内连续供电,并在电网故障时作为应急电源使用。独立型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供电可靠性要不低于同类地区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