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接地
我国中低压电网一般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小电流接地方式。这种运行方式具有供电可靠性高的优点: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不形成短路回路,没有量值很大的短路电流,且三相线间电压依然为对称电压,不影响负载的正常工作,可以继续运行一段时间。
但是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非接地相对地的电压会升高,而且断续性电弧接地时还会产生弧光过电压,长期运行可能会损坏其绝缘,引发严重的相间故障。所以,当系统出现单相接地故障后,应该立即设法排除故障,找出故障线路和故障点,选线困难是此接地方式的一个缺陷。
传统分析方法(红框)作为配电网分析的基本手段,但不作为问题诊断的主要手段。给出配电网现状基本情况表,给出高损配变、残旧线路、残旧开关和复杂接线列表。
缺供负荷计算:按照供电安全标准,计算供电能力、缺供负荷和供电裕度,累加形成系统供电裕度和系统缺供负荷。
差服务用户计算:
法国ERDF定义:电压低于额定电压10%;持续性停电大于6次;短时停电大于35次
ERDF还规定电压低于额定电压10%的用户占比大于3%,持续性停电大于6次或短时停电大于35次的用户占比大于5%的线路需要投资提高供电服务质量。
差服务用户计算以馈线为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