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友好互动”本就是智能电网的核心特征之一。为了实现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中各业务系统以及用户之间的“互联”、“协同”、“智能”,对智能电网的对外服务接口进一步提出了以下要求:1)开放性和规范化:开放性要求接口规范化,同时又易于被城市中其他各个业务系统理解和支持。接口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使智慧城市各业务部门面对的是一组共同的智能电网服务接口。
2)全面性和多样化:接口的内容不仅包括信息和通信接口,能量接口,甚至包括保障服务接口,如现场检修、应急抢险联动等。接口还应该支持城市中各行业部门和用户多种多样的业务需求,同时可以随时空条件变化而更新。
3)实时性:接口中所有操作需要在一定时限内完成。如果某些接口延时过长,可以定义为异步操作接口,或者进一步将其分解。
4)自动化:接口需要支持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自动化处理。
5)智能化:接口需要支持智慧城市中各行业现在以及未来的各种智能应用。
6)定制化:智能电网参与了智慧城市中多种多样的业务,这些并不需要直接在接口中定义,反过来智能电网的对外服务接口需要支持各类用户定制所需的业务。
7)颗粒度合理:接口需要有合适的颗粒度。接口层级过高、过于笼统,则不利于定制化业务的定义和执行;层级过低、过细,也不利于使用和维护。
2智能电网服务接口存在的差距
相比智慧城市对智能电网接口的全面和深入需求,面对大量的智慧城市互动业务需求,目前相关的智能电网服务接口成果还是远远不够的,突出表现在:
1)智慧城市的互动需求是全方位的,特别是城市中各业务系统之间的互动,而目前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需求响应、用户能效等方面。
2)服务接口的易用性。智能电网有自己领域内众多的标准规范,而智慧城市各业务系统也都有自己的规范。实际应用中不可能要求城市中所有相关业务系统都理解智能电网的有关信息模型、都深入理解电力行业内的相关标准。
3)有关智能电网对外服务接口的安全性研究亟待加强。这涉及到电网可靠性、用户私密数据、商业秘密、有关的法律后果等种种安全问题。怎样在智慧城市业务充分互动的环境下,应对以上安全问题,是智能电网对外服务接口设计中必须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