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PPP的应用具有四大关键要素,即制度设计、运营补贴、合作伙伴、绩效考评。在制度设计方面,要从PPP运作的全流程做好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从确定投入方式、选择合作伙伴、确定运营补贴到提供公共服务的全流程,制定包括预算管理、政府采购、政府性债务管理以及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等方面的一系列合理制度。在运营补贴方面,要从“补建设”向“补运营”逐步转变,从城市整体效益出发,对社会效益好的PPP项目给予适当补贴。补贴依据是项目的运营绩效。
此外,相关主管部门应出台优惠政策,比如允许投资者进行广告、商业等开发,让投资者感到有利可图,这样才能吸引社会资本。此外,政府还可以考虑允许保险基金、社保基金、住房基金等大型基金在基础设施领域投资PPP项目。放宽这些基金的投资限制,不仅能够改善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的局面,而且能够大大缓解各种基金的经营压力。此外,还要增强服务意识,建立各相关部门之间并联式的项目管理模式,超前做好项目选址、投融资方案、规划设计条件、土地供应等方面的工作,对项目起导向作用,使改革的成果落到实处。
开放合作
运营商掘金智慧城市的关键
随着PPP模式的推广,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将进入智慧城市建设领域,运营商将面临更多挑战,但同时也带来新机遇。
专家认为,电信运营商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与运营方面具备“网络资源、用户资源、运营能力、整合能力、政府信任”五大独特优势,决定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是运营商在内部机制、开放合作、行业理解等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运营商拓展智慧城市应该扬长避短,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加强与各方的合作。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任何单一力量都很难独自实施。电信运营商和IT厂商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重视行业应用与商业模式创新,把发展和培育产业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抓手,携手配合挖掘智慧城市商机,共同打造智慧城市综合平台,取得智慧城市生态系统的共赢。智慧城市普及和深化应用离不开持续的市场推广,而成功案例的推广极具吸引力。运营商和IT厂商应该携手打造各个领域的成功案例,同时学习互联网OTT厂商的先进经验,努力发掘和创造智慧城市中新的商业模式,并在合适的时机与OTT厂商合作。例如Orange在奥地利成功开发部署了远程医疗监测系统,线下有90多个店可以提供服务,而中国一些地方却没有做起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产业链各方协调得不是那么好,而与互联网OTT厂商合作将可以快速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渠道支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