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计算,记者发现,北京市向消费者收取的充电服务费竟然高于充电电费,如此高额的服务费相当于电动汽车的主要运行成本增加了1倍,对于车主来说肯定是难以接受的,难怪更多潜在消费者都保持了观望的态度。
那么,对于充电桩建设企业来说,充电服务费真的那么重要吗?
提高建桩热情?
从我国充电桩建设的情况来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国家电网以极大的热情主导并参与充电桩建设。在发现投入巨资建设的公共充电设施最终只沦为摆设,收回投资之路遥遥无期之后,国家电网于2014年年初全面放开公共场所充电设施的建设,允许社会资本进入这一领域,充电桩建设市场才算真正意义上全面开启。
但是,市场上缺乏明晰的商业模式支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成本极高、充电接口标准的不统一难题,成为摆在充电桩建设者们眼前的“三座大山”。
江苏万帮充电设备有限公司主推的“星星充电”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难题,但是,通过万帮总经理苏浩的介绍,目前充电企业的主要收入很大程度上还来自于政府的补贴。他拿常州市举例,目前常州市已建成各类充电桩1382个,而常州市目前的电动车不足300台,并没有形成规模效应,收取充电服务费基本无法收回成本。
苏浩告诉记者,目前“星星充电”在常州建的充电桩基本上都不收取充电服务费,甚至于连充电费都是免费的,消费者只需向众筹合作方支付相应的服务费就能免费充电。“但是,充电服务费肯定会加速社会资本投身充电桩的建设,毕竟政府不可能永远补贴下去。”
从北京市场的走访也能发现这一趋势:在政策实施后近一个月内,基本上所有充电企业都没有真正开始收取充电服务费。显然,在现阶段收取充电服务费并不能真正意义上解决建桩企业的盈利困扰。对于建桩企业来说,开发新的商业模式仍是获得盈利的根本途径。
政策导向
面对日益恶劣的环境压力和能源危机,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这个时代的需要,是中国奔向2025年的必由之路。事实上,留给中国电动车发展的时间已然不多,在这场与电动车强国梦争分夺秒的竞赛过程中,无时无刻都在考验政府的决策能力。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能因为时间窗口逼进,就下猛药。以收费方式促进行业发展,特别是对于这个培育期的新兴行业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承载着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重任,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方针政策时应该多用引导消费的方式,需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尽量避免采用的粗暴的收费。
记者认为,现阶段收取充电服务费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弊大于利,但是收取充电服务费是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此前,包括行业专家、企业高层以及建桩企业都希望政府下调充电电费,以此调动消费者对于电动车的热情,收取充电服务费无疑反其道而行之。
这也是为什么同样也是6月1日实施的北京电动车不限行的政策就受到了一致的好评。在记者看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市场化时,能为新能源汽车方便出行创造条件才是政策应有的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