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时空尺度调度系统如何让间歇式能源发电不再“捉摸不定”?
“间歇式能源发电多时空尺度调度系统研究与开发”课题研究工作主要分为“特性机理分析、调度模型建立”“模型验证完善、应用系统开发”和“系统优化完善、全面示范应用”三个阶段。课题已于今年4月1日通过科技部验收。
这项系统提出了风光资源监测网络的优化布局方法,实现了风光资源由点到面的实时模拟计算和风电中长期出力的准确模拟。此外,课题还分析了间歇式能源发电运行特性及对调度运行的影响,研究了间歇式能源发电资源监测与发电能力评估技术,建立了间歇式能源发电多时空尺度调度模型以及多区域逐级消纳框架,实现了调度运行风险评估与调度决策仿真,开发了大规模间歇式能源发电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并实现了示范应用。
课题研发的8个子系统已投入应用,成为间歇式能源发电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间歇式能源调度技术提升和最大化消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面对捉摸不定的间歇式电源,电力调度部门心里多了底气。
成效显而易见。以冀北地区为例,多时空尺度调度系统实现冀北风电外送断面限值提升22万千瓦,风电大发时段断面利用率由90%提升至96%以上,2014年共减少弃风10.87亿千瓦时,间接经济效益超过5.8亿元,有力地支撑了大规模间歇式能源的安全高效消纳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间歇式能源发电多时空尺度调度系统研究与开发”该课题依托国网冀北电力调控中心率先建立了全面适应不同时间尺度运行需求的间歇式能源调控运行技术支持系统,形成了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D5000平台)的标准化模块,并通过了中国软件测评中心的检测,具备了向“三北”大规模间歇式能源发展地区推广应用的条件。未来,课题的相关研究成果将在各省级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进一步得到应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