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能源互联网,离实现还有多遥远?(3)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砍柴网  作者:聂光辉  2015/6/18 9:10:00  我要投稿  

能源互联网相关融资方法有待进一步观察

近期,彭小峰的“绿能宝”一定是新能源行业的一个热点话题,“绿能宝”称是构建投资者与绿色环保领域的高效实物融资租赁桥梁。彭小峰对于能源互联网的布局有备而来,意图利用互联网思维改变光伏融资难、新能源领域创新创业未成气候等客观现状。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冲击,这已经是事实存在,互联网金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其部分有关的金融产品同时也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困惑和风险,而能源互联网领域内所开辟的这种新型融资方式也是受益于风险并存,忽略风险只谈受益显然是对投资者不负责的。彭小峰自己也称,“金融讲究严谨有秩序、互联网讲究创新,而能源还要考虑安全和其他。但是三个行业的融合其实不是靠改变,而是靠分工协作。”未来对于彭小峰的“绿能宝”观察,需要明白的是,当下中国的金融市场还是相对宽松的,能够允许“绿能宝”诞生,以后就要看它如何接地气,且行且珍惜。

现阶段,还是要理性的看待能源互联网领域的融资,光伏产能过剩、光伏反倾销、弃风、弃水等现象的出现,除了受限于现有的电网体制,一部分原因就是盲目的投资热度造成的。在互联网思维下,能源融资问题可能寻找到新的突破口,但是怎样能够从当下的实际情况出发,避免泡沫化,如何在互联网框架下发力于实业,应当是能源互联网能够从概念到落地实施的关键,不能把新型的融资渠道作为能源互联网的一棵稻草,最好还是扎扎实实把技术、产品、创新搞上去。

能源互联网实际上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从目前的能源结构看,最易于实现能源互联,也是呼声最高的,就是电网,而在目前的能源体制下,最易于让能源互联网雏形初现的,就是能源信息领域的交互。无论是从技术角度出发,还是体制约束,抑或是对融资渠道的担忧,能源互联网离自己描绘的宏伟蓝图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