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共政治委员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意见》。同年,在第一批4个视频监控试点城市的经验之上,“3111”工程迅速推进,第一批共22个示范城市开展视频监控项目建设。
2006年第二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开始,共计38个城市。同年“3111”工程第二期建设也迅速开展,共66个城市及其下属419个县市。
至此,平安城市建设的热潮正式在全国拉开帷幕。
三、平安城市建设带动安防产业链飞速发展
随着全国各地平安城市如火如荼的建设,以平安城市主体工程视频监控为主的安防产业链也飞速发展。
3.1 安防产业上下游生态链分析
纵观整个以平安城市建设为主体的安防产业链,从产业研发及销售维度来看,大致分为三个层级。
上游:以电子元器件供应商,半导体芯片为主体,代表厂商有索尼、TI、ADI、中星微、海思等,随着国内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国内芯片代替进口趋势显著。
中游:以各类监控设备生产制造为主体,代表厂商有海康、大华、安讯士等,硬件厂商容易受上游核心设备制约,同时各自的同质化竞争激烈。软件厂商以北京互信互通,索贝为代表,由于目前国内安防行业购买习惯重硬轻软,造成软件供应商在产业链中不够强势。
下游:以顶层设计商和集成总包商为主,以电信运营商或大的集成商为主体,通过分包形式发展。
【注:】本节将对上、中、下游领先厂商做浅析:
上游芯片供应商
芯片供应商的竞争力不单单是性能,更多的体现在整体解决方案与快速服务能力。因为芯片供应商有动力将视频监控设备的准入门槛降低。相对于前端设备,芯片对后端设备影响更大。
芯片功能电路发展方向:
1)强化ARM 内核的CPU;
2)编解码将由ASIC 替代DSP;
TI与海思芯片同属于SOC,集成了以前的多颗芯片,降低了设备商的设计难度与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