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天泰坦空间信息应用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九林说,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新阶段,这是很重要的理念。智慧城市本身也是个过程,没有量化目标。目前来说, 全球还没有哪个城市是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概念缘起于2008年,内容包括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能源、智慧运输、智慧通信等。简而言之,就是用信息技术整合城市资源,使城市管理者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做出最合理的决策,使城市运营和管理更有效。
短短4年之后,这一概念被中国官方所认同。2012年12月5日,住建部正式发布“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旨在规范和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构筑创新2.0时代的城市发展新形态,引领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之路。
住建部开展了2012年、2013年的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和评审工作,随后,住建部与科技部联合开展了2014年度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工作。随后,这300个左右的试点城市脱颖而出。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发展智慧城市,保护和传承历史、地域文化”。智慧城市是中国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等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
去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交通部等八部委印发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该指导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确保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推进。
上述住建部官员表示,智慧城市是个过程,不是终点。
智慧城市大数据时代来临
去年,北京航天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收购,在航天科工总经理助理刘尔琦看来,此举标志着中国航天科工正式进入空天信息服务领域,这也和航天科工的空间信息应用产业战略不谋而合。
而航天泰坦的强项,正是智慧城市中所需要的大数据不可缺少的硬件。据航天泰坦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倪金生介绍,航天泰坦超算平台(TITAN SCP)是多项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专项、国防科技支撑计划、国防重大专项支撑下的创新成果。
这也让航天科工进入了智慧城市这块“大蛋糕”中,有报道称,中国“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投资总规模约5000亿元,将撬动2万亿元产业机会。
孙九林说,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这比大数据本身更为重要。在智慧城市中,国家需要的是超巨型的信息系统,这样的大数据系统才是国家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