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案及方式,成了多方争论的焦点。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电力改革如何扎实推进,如何打破“天花板”,民企如何发力电力市场等问题,或许仍需要时间来印证。不过可喜的是,未来随着像茂源电力等一批民营售电企业的开业运行,电力服务将会走向市场化,售电市场逐步放开。
“天下之治,有因有革,期于趋时适治罢了”,在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国企改革若做不到像反腐一样动真格么,那又何以实现历史突破呢?
目前对于电力改革中的混合所有制,专家也略显担忧,若是国有绝对控股,事实上仍是国企驾驭,仍是排挤民营资本,打破垄断也是形同虚设。因此若不力克利益壁垒,开放市场,电力改革这块硬骨头又怎么“啃”得动?
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澎在采访中指出,电力打破垄断是必然,这也和石油行业是一样。现在民营也进入了航空行业,原来传统的国有垄断部门开始打破,这个前景还是比较乐观。若是今后电价能下降10%,对用电企业来说还是个很大的优惠。
“若是新能源能够并网,这也确实会使我们的电力来源更加多,用电成本会下降。但是电价的定价问题也重要的,通过改变以往大佬式的定价机制来打破垄断,是更好的方法,这才能让真正的优惠落实到点。另外打破电力垄断的方式是通过混合所有制还是通过企业发放牌照售电模式还是值得考验。”彭澎表示。 电力改革将为深圳迎来又一个春天?
深企摩拳擦掌抢夺电力改革入场券 未来电价或同比下降10%
追溯历史,上一轮电力行业改革起步于2002年。2002年,国务院5号文件提出了“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电力发展,推进全国联网,构建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的改革目标。
在电力改革中,垄断问题如何打破一直饱受诟病。时隔十三年,电力改革再次拉开帷幕。毋庸置疑,这场“啃硬骨头”的改革中,民企的介入将会给电力市场带来新的活力。事实上,作为电改试点城市的深圳,也走在其他城市的前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