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改电”走进黑土地种田户念起“致富经”
“当时我们不同意‘油改电’,就是因为前期投资较大,当时没有长远眼光,就是一根筋,现在看来真不是这回事,通过改电灌,收获后效益显著,农民排灌用电 还执行农业生产用电,即经济,又实惠!”记者探访“电能替代”工程效果如何时,沿途经过村屯,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农户后悔自己没有早些认识到“油改电”后对自家经济效益的改善。
“采用‘油改电’灌溉后,只需按动按钮就可操作机器,也不用设专人看护,真正达到即省时又省力。有人算过,以往庆岭村水稻种植户每户用油抽水年费用达4万多元,‘油改电’后年费用节约了近2万元,成本降低了一半。”当记者走进牡丹江林口县奎山乡垦区庆岭村时,村里的党支部书记车向前念叨起村里“旱改水”后进行“油改电”抽水灌溉的经济账。
据了解,庆岭村地处偏远山区,经济建设、村容村貌相对落后中,土地贫瘠,村民收入相对较少。该村村委会依据这一村情,一致通过了旱田改水田让村民致富的这一发展思路。
庆岭村“旱改水”计划实施后,急需充足的电源来解决村里打深水井引用水源的问题。牡丹江林口县电业局了解到庆岭村农业发展急需解决用电难题后,为了帮助该村提早解决“旱改水”电源问题,及时与村委会负责人取得联系,深入村屯了解用电情况。为庆岭村旱改水架设10千伏专线510米,安装5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为该村旱田改水田计划的实现铺平了道路。
在庆岭村,记者在地头跟农户话起了家常。说起“油改电”对自家收成的助推效益,种粮大户田家辉憨厚的脸上挂着藏不住的喜悦,他兴奋地说:“呵呵,去年的产值达到了10多万元,按现在产量和粮价,我家今年的产值也一定更丰厚!”“我家现有120多亩水田,一亩地原来用柴油机抽水需要70元至80元,如今改用电灌需要30元至40元,这样每年粗略算能节省一半的费用,这还不算机器保养等项支出费用。”记者走进黑龙江省虎林市宝东镇的时候,该镇农民王新军以自家为例算了一笔“油改电”后的经济账。
据了解,农业是虎林经济的主导产业,耕地面积438.5万亩(含农场、森工系统),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县(市)。几年前,对于这个边疆小城的大多数农民来说,浇地是件花钱又费力的事儿,用柴油机浇地,又要拉柴油机又要带水泵,既要看守机器又要防止掉带、缺油,还要看守水垄沟以防跑水,非常不方便。
近年来,随着电网坚强和电力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由电能作为动力源替代以柴油等为动力源的作业生产模式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电能替代”、“油改电灌溉方式”优势凸显,并在虎林这个小城逐渐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