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国家电网公司编制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和《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系统)研制规划》正式发布。7月,国家电网公司向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提出了包括用户侧接口、电动汽车充放电、智能调度等方面在内的18项标准提案,标志着中国正式启动了智能电网标准国际化进程。
2011年3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颁布,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到,加快现代电网体系建设,依托信息、控制和储能等先进技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标志着我国智能电网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到,各国对智能电网规划的侧重点不同,其发展战略也有差异。
记者:那么,我国以及贵所在智能电网用户端的前期研发工作方面,做了哪些基础工作,目前进展如何?
尹天文:大力发展智能电网用户端及其相关产业,是我国电工行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大机遇。为此,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和扶持力度。目前,国家及上海市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科所)建立了相应的产业联盟和研发中心,包括:国家能源智能电网用户端电气设备研发(实验)中心、国家智能电网用户端产品(系统)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智能电网终端用户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与此同时,上海电科所将分三个阶段分步实施智能电网用户端整体解决方案:首先,将按规划搭建一个试验与演示平台。该平台不仅可检验研发的产品是否能满足智能电网的要求,同时具有对智能电网理解的演示功能,引导其技术发展和推广;第二阶段将完善整个系统,使智能配电系统等的主要产品与系统全面满足智能电网要求;第三阶段将是智能电网用户端整体解决方案的完善与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上海电科所目前开展了大量的智能电网用户端前期基础工作。
首先,在智能配电和控制系统方面,正在实施的研究项目有智能电网用户端智能化开关电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智能电器产品数字化创新设计研发。
其次,在用户端电能管理系统方面,正在实施主要研究项目有工业网络化集成控制系统,智能电网用户端模拟实验环境研究及应用示范,智能电网用户端电能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