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线图2050”出现的一个严重错误,就是混淆了一次能源平衡和终端消费时,非燃料电力换算标准。1991年原能源部和国家统计局在水电和其他非燃料能源(包括核电、水电、风电、太阳能电力等非化石能源电力)在能源平衡表中的热值换算出现了不同意见,为此两部、局委托北京水利电力经济研究所和国家计委、中国科学院能源研究所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水电和其他非燃料能源在能源平衡中的热值换算问题的研究”,结论是,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无论采用等价热值法,还是采用热功当量法,各有利弊。编制能源平衡表的目的在于为全国的能源平衡工作提供监督手段,为能源供求平衡提供科学依据,加强节能管理工作。因此,能源平衡表的编制既要满足宏观能源平衡的需要,也要满足企业能源平衡和能源节约及管理的需要。在能源平衡表中仅用等价热值法或热功当量法折算水电和其他非燃料电力的热值不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因此,我们建议在编制全国能源平衡标准量表时,同时采用两套方法计算二次能源电力热力标准量。在进行宏观的一次能源平衡时使用等价热值法,在对终端能源消费进行评价时使用热功当量法。“路线图2050”的错误在于在终端能源消费进行评价时,对非燃料能源采用了等热值法换算。
5结语
关于中国什么时候出现电力饱和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电力饱和点不仅取决于电力本身的增长规律,还要受能源低碳绿色转型的影响,即用电力替代煤炭和石油。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原来预测2030年或2040-2050年出现的电力饱和点是不可能的,2030年出现化石能源的饱和点是可能的,但电力饱和点应在化石能源饱和点之后。
2、电力饱和点模糊不清的根本原因在于能源低碳绿色转型的模糊不清。低碳绿色转型提倡了几十年,现在还是以煤为主。以煤电为主,虽然提出了以天然气代煤、代油,加强用新能源电力的开发去替代煤炭和石油,但究竟孰重孰轻?什么模式?多少年完成转型,仍是未知数。所以在能源和电力需求预测中要加强绿色、低碳转型的预测。
3、能源低碳绿色转型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是空前绝后的事业。新能源电力的间歇性、随机性不是简单设定非化石能源电力的比重,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比重可以解决的,如丹麦、德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超过最小负荷和最大负荷的时候,非化石能源的发电量超过30%的时候,难题就必然出现,一些国家从电以来从未出现过负电价。为新能源电力服务的承担调峰、调频和备用作用的火力发电厂利用小时数越来越低,起停越来越频繁,上网电价越来越低,当他们维持不下去要关门的时间,新能源电力还能不能正常运行?所以低碳绿色转型决不是定一个非化石能源的装机和发电量,而是要研究整个电力系统相关方面的协调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