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能源利用方式
事实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少企业已提早布局能源互联网业务。
“‘能源互联网+’是大势所趋,要用互联网思维认知能源互联网,用能源互联网引领经济转型发展,绿色化发展。”白津夫认为,中国经济转型,从根本上说不仅要接受其作为工具,更要将互联网思想融入经济转型各个方面。中国能源互联网产业化的过程,就是用新的制造和信息技术,用新的企业和组织文化,改革旧的经济体系的过程。
“‘互联网+传统行业’的发展模式已在各领域持续发酵,就能源互联网来说,能源与互联网的结合远非只是技术的引进,未来推动能源行业发展的动力更多的是来自于互联网思维与模式在能源行业中的叠加。”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员宋嘉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宋嘉吉认为,很多人认为能源互联网只是个概念,本质就是新能源发电和售电,但我们认为能源互联网绝不只是概念,不仅仅是新能源发电和售电,而且未来空间巨大。
“简单说,能源互联网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能够帮助用电企业大幅节省用电开支和维护人力成本,并能做到用电事故的事前预警而不是事后补救。同时,能源、数据和资金三合一平台使得能源互联网不仅能实现能源的交换,还能实现用电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帮助发电厂合理安排生产、电网建设必要的输配电网、政府部门制定科学的碳排放指标,能源互联网还能将互联网金融引入到微网内实现电力供应方和使用方之间的资金结算。”宋嘉吉表示。
有业内专家表示,随着互联网技术在能源领域的渗透,已经出现了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智能风电、光伏综合服务商等新业态;可再生能源B2C商务平台也显现出来。而随着新业态的逐步完善及盈利模式的进一步清晰,未来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在电力系统各环节引入互联网技术、模式,为互联网与能源在各环节的全面结合提供先决条件。整个能源行业的未来也将被能源互联网所改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