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与光伏相比,储能涉及的种类和应用范围更广,很难出现光伏市场应用被单一技术垄断的局面。”据他介绍,储能从大类上分可分为物理储能和化学储能;在应用上又可细分为交通、电力以及大电源应用管理等领域。“总体来说,国内储能产能还比较小,仍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虽然部分领域储能产品出货量很大,如通讯基站、备用电源,但这是通讯产业快速发展的结果,在电力系统中,储能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
记者了解到,当前成本高企仍是制约储能行业发展的瓶颈,1.5元-1.8元/千瓦时的平均成本远高于现行电价。但随着国内分布式能源在整个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储能将有巨大成长空间和应用需求。而降低储能成本的途径,不仅需要多样化的储能技术支撑以及电力系统市场的开启,同时也需要通过政府合理的扶持补贴政策,允许储能企业拥有合理的利润生存空间,从而提升企业参与度,最终实现加速降低成本的目的。
刘彦龙说,“十三五”光伏市场规划提出后,储能的规划也被提到议程之上。据记者了解,近日,国家能源局已经委托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编写国家储能产业“十三五”规划大纲。“这一规划将在原来课题的基础上拿出整体规划,包括分布式能源、微网、海岛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