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新电改来了,能源互联网真的来了。目前我国用户端电力销售的金额大约2.5万亿元,加上建设投资,可以估计能源互联网的市场至少在5万亿元以上。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机会在电力调配、交易市场和微电网为中心的网络中传递,重点在寻找能源互联网的平台和入口。
能源互联网兴起的前提与必要条件
新电改为能源互联网的形成提供了充分必要条件。新电改中有很多亮点,这其中包括售电侧的放开、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的接入、电力交易市场化等。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售电的放开,从而可以形成更加市场化的需求侧管理,在发电侧市场化的情形下,以需求侧管理为导向,通过电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实现发电和用电更有效的匹配。
同时,随着节能减排的需要,工商业节能和居民节能需要更加完善的解决方案,而电动汽车的兴起和充电桩的修建等使得用电需求更加多样化。为了实现智能化的输配调节、满足更加多样化的市场需求,需要为其搭建起一个强大的能源互联网作为支撑,这其中包括电网技术层、通讯层和软件层,在获取大数据后,为电力调节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提供更贴近的市场解决方案。
新电改文件中,分布式电源是最大的亮点。新电改文件要求开放电网公平接入,建立分布式电源发展新机制。分布式电源主要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的运营模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发展融合先进储能技术、信息技术的微电网和智能电网技术,提高系统消纳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
文件还要求全面放开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市场,积极开展分布式电源项目的各类试点和示范,放开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建设,支持企业、机构、社区和家庭根据各自条件,因地制宜投资建设太阳能、风能、生物质发电以及燃气“热电冷”联产等分布式电源。而分布式电源的兴起也为能源互联网的兴起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由于分布式电源更加贴近用户侧,分散化的电源需要更加灵活的电力调节系统。而能源互联网的一个特征就是有效的需求侧管理,这需要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调节技术,需要储能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参与,发展类似于“毛细血管”的分布式电源互联网架构。
此外,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接入,需要能源互联网的调节。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风电产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全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1981万kW,新增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9637万kW,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7%,占全球风电装机的27%。2014年风电上网电量1534亿kW˙h,占全部发电量的2.78%。
2014年,全国新增并网光伏发电容量1060万kW,约占全球新增容量的四分之一,全年光伏发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2805万kW,同比增长60%,其中,光伏电站2338万kW,分布式467万kW。光伏年发电量约250亿kW˙h,同比增长超过200%。
鉴于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出力的不稳定性,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接入需要更加智能化的电网调节。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为了更好地实现和电网的匹配,也需要在风资源和光资源等大数据的基础上,对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的出力情况进行更加精确的预测。基于上述条件,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需要准确的测风和测光数据、精准的功率预测系统、具备低电压穿越功能以及贴近用户的良好的界面展示等。
而信息交互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能源互联网的兴起提供了必要条件。能源互联网通过整合运行数据、气象数据、电网运行数据、电力市场数据等,进行大数据分析,负荷预测、优化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的运作效率,随时调整需求和供给。能源交互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信息的流动,为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通讯和信息层面强大的支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