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全球储能产业未能得到长足发展,最大的原因或许还在技术方面。但巨大的市场前景引发了储能领域的投资热潮,投资热推动了储能技术的进步。2014年,全球储能产业链的技术并购与转移频繁出现。据不完全统计,储能市场共发生技术并购10起,交易金额超过3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技术并购资金流向美国,先进的储能技术开始向全球范围扩散。
从储能技术并购案涉及产业来看,市场需求由单一的储能装备过渡到包含控制系统的整体能源解决方案。因此,电力电子设备制造商将自身业务直接扩展至储能系统的生产,储能企业开始关注上游关键材料市场,业务范围包括锂电池电极材料、镍氢电池电极材料及新型电解液等。与此同时,多个储能系统和电力电子设备制造商强强联合,共同开发适于用户侧需求管理、输配电、可再生能源稳定输出等不同应用模式的能源解决方案。
储能涵盖全产业链
《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2015》指出,越来越多的大型工业企业和涉及信息、安全领域的用户对负荷侧电能质量问题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储能作为智能电网兼容绿色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环节,可消除发电波动,改善电力质量,打破风电和光伏发电接入电网和消纳的瓶颈。值得关注的是,越来越多的光伏企业开始加入到这样的关系当中,产品涉及范围覆盖“发电-输电-配电-用电”全产业链。
2014年,储能应用模式上,用户侧储能市场较为活跃,随着分布式光伏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自发自用”的运营模式,需量电费(即高峰用电费)较高的地区,储能的应用可以显著降低需量电费50%以上。其中,北美地区储能系统供应商采用租赁的商业模式,每月向用户收取固定的租赁费用,降低初期投资,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年度储能装机容量中,公用事业采购量仍占较大的比例,主要应用于电网级储能,这种趋势将一直持续到2018年。随着前期用户侧储能系统使用时间逐渐接近投资回收期,其优越的经济性日益凸显,2018年后,用户侧储能的市场份额将大幅上升,成为第一大应用模式。预计到2020年,全球储能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11.3GW,市场年度融资额超过51亿美元。其中,美国将以3.2GW的累计装机容量位居第一,其次是韩国、德国和日本,累计装机容量分别为2GW、1.9GW和1.6GW。
在储能技术应用方面,在2015~2018年,输配电领域的应用将占主要的市场份额,其次是辅助服务及可再生能源稳定输出。2018~2020年,用户侧储能将大幅度增长,主要是由于前期安装的用户侧储能系统即将达到投资回收期,实际的运行数据体现出将为优越的经济性,将会促进此类应用的推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