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研究其它研究学者还包括来自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的访问科学家林梦昌(Meng-ChangLin)、湖南大学的卢炳安(BinganLu)和博士后学者吴英鹏(YingpengWu)。其它作者包括斯坦福大学的王递延(Di-YanWang)、关明云(MingyunGuan),迈克尔˙安吉尔(MichaelAngell)、陈长鑫(ChangxinChen)和杨江(JiangYang);以及台湾国立师范大学的黄冰乔(Bing-JoeHwang)。这项研究得到了美国能源部、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斯坦福大学全球气候和能源项目、斯坦福普雷科特能源研究所和台湾教育部的支持。
对比两个报道,我们可以看出,这个项目其实是美国能源部等机构提供资源的综合研究项目,湖南大学的鲁教授只是研究学者之一。这还是一个美国的科研项目,而不是湖南大学的,国内传播颇有标题党的嫌疑。
铝离子电池技术突破在哪?
其实铝电池很早就被人们认为有一定发展前途在进行研究,因为其能量密度的潜力很大。但是到目前为止,铝电池还只是被当做金属燃料电池使用,不充电,而是换铝电极来补电。前一段什么跑几百公里的铝电池汽车说的就是这个东西。
铝电池不用做充电电池,一方面是循环寿命差,一方面是充电速度太慢,不实用。还有一个致命缺点是电解液里面的铝离子不稳定,很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带来危险。这些弱点让铝电池一直没有实用化。
而从论文的信息看,斯坦福的这个项目发展了一种特殊的石墨负极材料,能快速充电。新闻中没明确说是石墨烯,但是这几年已经有了很多用石墨烯材料做负极,改善锂电池充电速度的新闻,西班牙一家大学甚至已经做到了装车测试的地步。
不过,大部分石墨烯负极的循环寿命很短,斯坦福这个7500次不衰减简直就是奇迹。如果数据是真的,说明在材料上有了突破。此外,斯坦福也找到了一种合适的电解液,能够保证电池安全,如果戴博士没说谎的话,这种电池要比锂离子电池还要安全,这是很难得。所以,这个铝离子电池实际上进步在材料上,新的负极和新的电解液制造出来了性能理想的铝离子电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