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分析
国外
将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美国奥巴马政府认为“智慧地球”与克林顿的“信息高速公路”战略同等重要,将“智慧地球”上升为美国国家战略。2009年9月,美国迪比克市宣布将建成世界上首个一体化的“智能城市”,建设智能的水、电和交通运输。目前,迪比克市智能水表项目已经取得成效,不仅为城市节省了大量用水,并且因为智能水表自动抄表(AMR)功能,为城市每年节省144000美元的人工费用。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各国目标均非常清晰,力争推动本国的技术进步、产业发展,以增强国际竞争力。新加坡“智慧国2015”计划的预计成果包括凭借ICT增强经济竞争力和创新力及促进产业增长提高产业竞争力。
试点的选择与建设谨慎而务实,实验范围“小而精”。美国选择迪比克市作为试验城市,是因其人口规模适中;欧盟以实验性的发展智能电网、智能城市交通以及相关的智能医疗系统作为突破口;新加坡优先推进在世界范围内占优势的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以及电子政府建设。
充分发挥技术作用,积极应用科技手段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迪比克、斯德哥尔摩、鹿特丹等智慧城市试点项目的方案中,使用了各种类型的传感器、RFID技术,并与互联网、计算机等一同组成了智慧体系。
注重建立规则和培养秩序,在带动市场发育的同时也发挥了指导和协调作用。
国内
目前,国内部分城市已经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先行一步,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但目前总体来说还处在探索阶段,建设工程大多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内容多、运行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大客户中心业务拓展部部门经理王达在采访中告诉记者,“关于智慧城市,我国现在多数城市还处在概念探索阶段,要真正形成一种智慧氛围,也许还需要一段时间。总的来说,我国的智慧城市探索,火热程度是众所周知的。但在投融资以及风险监控等方面,还需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