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正文

一场科学的争论:无线输电 要远还是要近?(2)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倪思洁 李晨阳  2015/3/25 10:31:14  我要投稿  

清洁能源的新希望

尽管挑战重重,仍有科学家评价:日本迈出的这“一小步”,可能是人类高效利用清洁能源的“一大步”。

近年来,各类能源引发的战争及公共危机越来越多。“如果空间太阳能电站的设想变成现实,就可以解决全球能源危机问题。”刘国强说。而且,该技术还延伸到许多其他应用领域,如为卫星和轨道上的运载工具输电,或为星际探测飞行器提供动力等。

无线输电技术还可以为不方便架设输电线的地方提供另一种高效的输电方式。“在高山、森林、海岛、沙漠等地方架设输电线路不但困难危险,而且日后的线路检修以及故障修复等都障碍重重。这些地方的边防哨所、无线电导航台、卫星监控站、天文观测点等需要生活和工作用电,将电能以无线的形式输送过去,十分合理。”刘国强说。

派上更大的用场

2007年,麻省理工学院那只灯泡被点亮时,中国科学家也注意到了无线输电技术的发展前景。

“成果一出,立刻就把大家的热情调动起来了。”刘国强回忆,当时中国科学界举办了“无线电能传输”学术沙龙。去年5月,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成立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专业委员会”;今年1月,中国电源学会也成立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及装置专业委员会”。

目前,国内从事微波无线输电技术研究的主要有中科院电工所、四川大学、中国电子科技大学、上海大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但专家透露,我国的无线输电研究目前似乎并非是奔着太空太阳能发电去的。

廖承林表示,我国科研人员更多的精力放在近距离无线输电研究方面,“这能更直接地给用户带来便利,技术商业化的潜质要大得多。事实上,在新能源汽车充电等日常生活领域中,这些技术已经派上了用场”。

“太空太阳能发电这件事还有一点遥远。现在科研人员的立场就是,让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派上更大的用场。”刘国强说。

此外,俞凯解释,我国科学家之所以较少从事长距离无线输电研究,是因为大功率的微波辐射对人体损害很大,使其投入实际运用的难度增大。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告诉记者,国内之所以少有针对太空电站的微波输电技术研究,主要原因是国家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大型支持计划。

相关新闻:

日本两次成功实验无线输电 太空太阳能发电成为可能(组图)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