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战争将是一场智能的战争,一个远离智能互联网产业,靠人去的拼的战场,一定只会有屠杀。相信甚至有一天单兵也会变得越来越智能化,甚至只有机器人作战。所有这一切,都不是商业,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这些技术的发展,将会是商业的基础。
2.智能交通体系正在开创新的人类出行模式。智能互联网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我们已经在导航产品中看到了最初的端倪。几年前,导航还是一个专门的产品,我们经常听到对导航的抱怨,因为地图品质不高,地图没有更新,我们经常因为导航被导到沟里了。导航产品还是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但是随着4G网络的逐渐完善,地图不再是封装在汽车和手机里的地图,它变成了一个可以实时更新的地图,我们会发现,导航变得越来越精准。除了基本的导航功能,实时的交通路况,周边服务等众多的服务被加入其中,导航已经是一个功能强大,效率很高,用户广泛使用的产品。
从导航和打车应用,我们看到智能交通的第一步。那智能交通的未来是什么?我相信是一个强大的综合管理体系和无人驾驶、数字地图构成的一个全新管理体系。
今天我们为什么有堵车,是因为在地面上行驶的数百万辆车中,都有一个驾驶员,这个驾驶员是一个自然人,这些人很多不是一个合格的驾驶员,他们有人没有经历很好的驾驶训练,有人没有文明的驾驶习惯,有人缺乏好的驾驶技术与心理素质,还有人身体可能正在病中,有人心情正是很不好,有人可能是酒驾,有人可能是毒驾,这样一个复杂的情况下,一条比较容易拥堵的路上,只要有一个司机出现问题,一辆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大量的拥堵。而我们经常看到的情况,本来一个环线,车是可以开发80公里,甚至可以更高,但是更多的车往里挤,结果把一个环线堵成了停车场,这种情况下,应该是禁止其它车辆进入,让车真开跑起来,事实是更多的车往里挤,永远都堵住,根本不可能跑起来,大家都堵着。这些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首先,所有的汽车出行,也必须要由中央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每一辆车到达目的地,应该走哪一条路,速度是多少,这些都是需要通过大数据分析和规划,由中央控制系统进行控制,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某条路已经有交通事故,已经是出现拥堵,还有车往里挤。中央控制中心规划的是效率最高、速度最快,最经济到达目的地的路线。什么时间能够出行,也要由中央控制中心来进行规划,通知给用户。而不是用户想出去,就出去,路上车再多,再拥堵也不管,又去成为增加道路压力的一员。这种控制中心和飞机的空管中心一样,但是它不会再由人来进行管理,它会更加复杂,完全由计算机进行分析操控。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也会非常强大。
其次,未来的车一定是无人驾驶汽车,无人驾驶不仅是要把人从驾驶状态中解放出来,最为重要的是要通过无人驾驶提升安全性。我们都知道在中国,每年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人有10万之多。原因是驾驶队伍存在很多问题,对于信息处理和反应能力较差,一辆车在前车出现事故的情况下,驾驶员用眼睛接受光线的信息,再把这些信息输送到大脑,通过大脑进行处理,发出刹车指令,这个指令用生物电通过大脑神经,传达到脚部,这个传输的速度是很有问题的,经常的情况是没有反应过来,车已经撞上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让车变得智能化,无人驾驶车上,必须要有大量的感应设备,对于道路情况、天气情况、道路质量等取得各方面数据,不但车是需要接受中央控制中心的管理,同时车与车之间也是相通的,前面一辆车需要刹车,会把后面影响安全距离的所有的车都刹车。
最后,我们今天的地图也要从今天的模拟地图改变成未来的数字地图,今天的模拟地图只是记录了道路的情况,它是一个极为粗放的记录,而不是重新进行了数字编码,无法精确的记录某点,所以无法给用户精准的指向。数字地图应该是通过一套科学的办法,对陆地甚至海洋所有的地方进行精准的数字编码。这样我们才能很精准地区分车的来去,能分出车在哪条件车道,这辆车应该到达什么位置,而不是一个大概地方。
设想一个未来智能交通的场景,打算8点钟出发去机场,通过手机向中央控制中心申报,中央控制中心通知8:06分会有一辆车来接你,这辆车是到达你指定的一个位置A234H265,车辆按时到达,上车之后,此车用180公里的速度高速行驶,12分钟后到达B355G435位置,这个位置是机场正好空出一个停车位。下车之后,这辆车被安排接其它乘客。在你的信用卡上,扣除你的乘车费用。这样的一个体系中,私家车,成为一个极少数才拥有的特权,车位也成为了过去,我们不需要把那么多时间浪费在开车上。这一切也是由移动通信网络、大数据分析和智能感应来共同形成与改造的交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