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电极的表现
通过循环伏安法和恒流充/放电法,Singh和Mandal深入研究了这种杂化材料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实验设置了一个对照组,没有纳米结构的电极,比如镍/氧化镍电极和铁/氧化铁电极,结果表明,核/壳结构的电极具有更高的电容,更高的能量密度以及更多的充/放电次数。
“具体来讲,杂化材料电极的能量密度分别是镍/氧化镍和铁/氧化铁电极的3倍和24倍,” Singh这样说。“实验对比结果表明将镍/氧化镍电极与铁/氧化铁电极组合起来之后,能得到具有更好电化学性能的电极,这意味着复合电极能提升超级电容器的性能。”
Singh的合成方法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不需要额外的粘合剂材料。根据从Singh处了解到的情况,粘合剂通常会在碳基或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的合成中使用,它的作用是将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粘合在电极表面。由于没有粘合剂的存在,这种复合电极很适合制备轻质超级电容器。
Singh总结道:“实验结果说明,氧化铁-氧化镍的核/壳纳米结构电极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很适合用来制备轻质、低成本和环保的超级电容器电极,具备现实应用的可能。”
研究人员下一步的计划是在复合电极的基础上制备出一个完整的超级电容器设备,并测试其功能表现。总之,我们离超级电容的工业生产又近了一步。(翻译:木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