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今年以来,全国发电设备产量连续下滑,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8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发电设备产量同比下降7.31%。其中,风电发电机组同比下滑17.51%,汽轮发电机同比下降4.71%。直接的表现便是电力设备工业产值出现罕见负增长,出口同样不容乐观。
随着全球经济放缓与国内产能过剩加剧,今年中国电力设备企业 “腹背受敌”,一方面国内火电和新能源发电等行业整体不景气;另一方面,目前整体宏观经济下行,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放缓,一定程度影响到发电企业新建电厂的节奏,导致发电设备市场需求不振。加快“走出去”步伐着眼全球布局,再次成为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不过,在大多数业内人士看来,中国电力设备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占有率逐年攀升,已经具备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事实上,今年国际市场订单的大幅下降,既有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也应看作经济发展周期的正常反应。然而,从国际上看,对高性能中国发电设备的需求还是在不断增长的,市场的疆域和空间仍在不断扩大。”上海电气电站集团副总裁、上海电气电站工程公司总经理袁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加快“走出去”步伐
从今年上半年的出口方面来看,1至6月全国电力设备出口交货值完成3091.21亿元,同比下降0.48%,其中出口额下滑最多的特种陶瓷制品制造行业,下降幅度达19.46%。此外,燃气轮机、光伏元器件及输配电领域的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等出口交货值同比也出现负增长。
对于这种经济周期的波动,业内人士似乎并不担忧。他们普遍认为,近年来中国电力的发展带动了电力装备业的蓬勃,中国电力设备企业 “走出去”的形势良好。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承接了许多海外项目,直接拉动了电力装备的输出,同时,中国的电力装备可靠、稳定,且在价格上有较大优势,整体形成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过去十年,在经济发展的强力推动下,我国电力出现了高速发展的态势。电力设备投产规模逐年攀高,2006年~2008年间增长较快,2010年出口额达24.8亿美元。出口的重点产品为小容量变压器,市场集中于北美、欧洲和亚洲。”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专职顾问姜绍俊透露说。
以印度市场为例,近年来我国三大动力集团在印度市场上的占有率逐 年攀升,达到30%,甚至更多。而在东南亚市场也有不俗的表现。近年来,我国电力设备企业早已将触角伸向了同样缺电的非洲和南美洲。
实际上,我国电企正逐渐摆脱以往单纯出口某项设备的做法,而逐渐转向工程建设、电站运营等高附加值环节,这对于国内电企是一个重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