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认为,由于电价对电解铝生产成本占比较高,用电价格可能出现的下降将对铝业龙头——中国铝业构成利好。
“电价占电解铝生产成本45%。公司(中国铝业)目前所需电解铝年耗电量500亿度,自备电厂提供生产约200亿度。”申万宏源证券认为,“国家启动电力改革对长期电价下降利好,同时大客户直购电改革也会利好公司成本。”
事实上,在此前的直购电试点中,亦有企业曾因电力成本下降而扭亏转盈。例如国内首家试点直购电的电解铝企业抚顺铝业就曾受惠于此。
“由于大工业目录电价高于其盈亏平衡点价,导致企业连年亏损。”申万宏源举例称,“2009年发改委批准抚顺铝业与内蒙华能伊敏电厂开展大用户直购电后,企业电力成本下降0.09元/千瓦时,第二年就实现扭亏为盈。”
利好中铝逻辑待考
电改的落地虽有助于降低电解铝企业成本,但在年亏超百亿元的中国铝业面前发挥实效,却仍然需要市场的检验。
根据中国铝业1月底发布的业绩预亏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铝业净亏损或将达163亿元。而在亏损原因中,除长期资产减值以及福利费用的增加外,“电解铝平均价格下降幅度超过成本下降幅度”也成为重要原因。
据该公司半年报披露,中国铝业在原铝板块(电解铝板块)的营业收入为187.60亿元,在其上半年700.92亿元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仅为20.50%。
与此同时,其去年上半年原铝板块的营业成本亦高达202.01亿元,而该项业务毛利率则仅为-7.68%,较上一年下降达7.29个百分点;此外该板块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较去年同比降幅分别为27.22%和21.94%。
假设该板块成本降幅与营业收入降幅相同,即均为27.22%,按此测算同期营业成本可由202.01亿元降至188.33亿元,即贡献近13.68亿元、合全年27.36亿元(以静态法估算)的板块业务毛利。
该部分利润在不扣除财务、管理等其他税费的基础上,仅占中国铝业2014年预亏额的16.79%,且其成本仍高于187.60亿元的同板块收入,亦无法对其带来明显的业绩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