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去年全年发电量为5.46万亿千瓦时,增速3.2%。今年1至2月份的增速比这个还低。这是短期数据。从长期看,我国能源电力需求将继续快速增长。与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相一致的是,全社会用电量也将维持一个较高的需求量。”
3月5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经济组讨论时,全国政协委员刘振亚引用了一组数字说,我国全社会人均用电量还不到4000度,不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一半。预计到2050年的长期数据,按现在的投资速度,我国的人均用电量数据也仅比现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水平高一点。
刘振亚引用这些数据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我国电力投资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不能因为社会用电量增速下降,就减少电力投资,尤其是智能电脑等代表世界潮流的电力设施投资更不能减速。
对于电力投资这个话题,坐在刘振亚左手边的朱永芃委员用了一组行业数据,来说明“电周期”的存在,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朱永芃说,电力投资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如果把现有投资比作是1的话,那么在建项目应该达到2或者2.5,因为电力设施的建设周期一般都在两年半至三年左右。此外,电网、电源建设的审批周期也有三至四年。
这也就意味着,一项电力投资从动意到发电、上网,长度可能跨越五六年。
朱永芃举例说,前些年就曾出现过一种现象:电力需求放缓时,投资审批也放缓,结果到了经济发展到高峰时,只能拉闸限电。“电力建设必须保持适度的超前性。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电力是先行军。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朱永芃说。
刘振亚对朱永芃的观点也表示赞同。“建设适度超前,技术也要超前。”他插话道,我们应该站在国家战略的角度,大力发展风电、核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展特高压智能电网等技术,在全球抢占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