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电力装备走出去
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推动铁路、电力、通信、工程机械以及汽车、飞机、电子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促进冶金、建材等产业对外投资。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对外投资管理方式。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对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应保尽保。拓宽外汇储备运用渠道,健全金融、信息、法律、领事保护服务。注重风险防范,提高海外权益保障能力。
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要实施高端装备、信息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
推动电力装备走出去
解读:装备制造走出去已经是近几年的热点话题。随着国内经济转型,能源领域的产能过剩问题已经逐渐浮出水面,最突出的就是装备制造业。内需有限,竞争激烈,走出去已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
总理出访也不忘做高铁和核电的推销员,政府态度可见一斑。报告特别提到走出去的风险防控问题,也是因为中国企业在这方面交的学费实在已经不少,从政府层面建立和规范全方位保障体系,已经势在必行。
国内将启动一批能源重大项目
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确保完成“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任务,启动实施一批新的重大工程项目。主要是: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城市地下管网等民生项目,中西部铁路和公路、内河航道等重大交通项目,水利、高标准农田等农业项目,信息、电力、油气等重大网络项目,清洁能源及油气矿产资源保障项目,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等项目,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项目。
新农村建设要惠及广大农民。力争让最后20多万无电人口都能用上电。
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统筹实施“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战略组合。在西部地区开工建设一批综合交通、能源、水利、生态、民生等重大项目。
解读:报告中还多次提到有关能源的重大建设项目。告别十二五迎接十三五,2015年将是大型能源项目的集中启动年,而西部仍将是能源开发的重地。
新农村建设中提到的电力普遍服务目标,实际上倒是难啃的骨头。经过多年的努力,大部分无电人口已经实现了用电的愿望,现在还没有解决的,基本都是电网覆盖难度比较大的地区。要完全解决无电人口问题,除了延伸电网之外,可能还需风电光伏等分布式电源以及储能系统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