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新机遇
能源环境的约束强化,呼唤新能源产业的绿色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仍处于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对能源的消耗很大,按基准情景测算,“十二五”末期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41.2亿吨标准煤。这些情形要求转变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式,要进一步加强新能源等绿色产业的发展。
何学彦指出:我国新能源产业还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不足;技术标准匮乏;新能源电源发展与电网建设相关运行机制不协调等。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水资源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5.4亿千瓦,年发电量2.47万亿千瓦时,居世界第一;太阳能资源丰富,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年日照时数达到2200小时以上;全国风能资源供给约10亿千瓦;生物质资源转换为能源可达10亿吨标准煤。因而,从能源市场的需求和发展潜能看,新能源产业将成为重要的新兴产业。
中国能源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林智钦认为,要发展绿色清洁新能源,发展绿色技术、清洁技术。在绿色和平发展的前提下,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利用最现代化、最先进的技术来解决环境问题。一方面,加快开发太阳能和空间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水电、地热深井、热电联产、氢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等新兴低碳工业发展。政策加大对低碳技术创新扶植力度,重点清除可再生能源发电在输送、分配、存储等环节的瓶颈,降低清洁能源成本。以清洁能源来代替煤炭。另一方面,推进以天然气、能源绿色技术为中心的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包括天然气的绿色开发、“煤地下气化”等洁净煤技术、碳捕捉与储存技术等。就是开发煤炭的清洁利用技术。同时,慎重发展污染大气、安全度低的能源行业(比如页岩气、可燃冰等),加快治理空气污染,促进城市生态良性发展。
未来变化新趋势
“当前国际能源格局的趋势是新能源、清洁能源将取代不可再生的能源,也带来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动向。”何学彦说,总体趋势主要表现为,能源的利用方面,不可再生能源总量在不断减少,趋向枯竭;随着人类对一次性能源的不断消耗,一次性能源总量在减少;开发新能源、清洁能源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一次性能源总会造成环境污染,清洁能源必将取代。
他进一步表示,为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发达国家在制定新能源发展战略及政策措施、技术研发等方面都有许多新的举措。
美国、巴西大力发展种植原料的生物燃料,生产乙醇。欧洲大量种植油料植物,发展生物柴油。德国主要发展太阳能发电和风电。日本利用垃圾发电。从1971-2004年的情形看,可再生能源供应的年均增长率2.3%,略高于能源供应增长率,其中新型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发电和液体燃料等)增长8.2%,又快于传统可再生能源。
在新能源发展战略上。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新的能源发展战略,将发展新型可再生能源作为重振经济、实现低碳经济的战略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