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V和220V到底哪个安全?
有人觉得110V电压低更安全;当然也有人说毛衣的火花放电有上万伏特,都没电死人,电死人的其实是电流,所以讨论110V和220V更安全没有意义。
引起触电死亡的确实是电流而不是电压。但说毛衣电火花电不死人的朋友忽略了电量的概念,电火花没什么电量,所以电流很小。但要是人真的碰触了电线,那接触到的电量可以说是无限大的,因为发电机在源源不断的发电。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电压÷电阻,人在碰触110V和220V时电阻基本是不变的,于是电压越高当然通过人体的电流就越大,所以还是低压更安全。
顺便说一句,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V,也有24V这一档,是根据不同的环境定的,干燥环境安全电压就可以高一些。
欧洲使用50Hz与220V
电力最开始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由于使用英制12进位制,于是特斯拉计算的最高效的供电频率是60Hz,这个小编之前也有一期节目讲过(可以查目录)。与此同时,德国AEG公司开始提供电力并且在欧洲处于垄断地位。他们决定用50Hz代替60Hz,因为他们用十进制,这样计算更方便,不过他们还是保留了110V的电压。
但50Hz的交流电效率不如60Hz, 50Hz的变压器需要更大的绕组,50Hz的电动机效率也比60Hz的低。因为他们采用了低频率导致他们必须花更多钱,来解决电力损失和更大的发热量的问题。
为改善这种状况,在交流电网没有大规模建设因而没有“负担”的欧陆国家,采用了220V的电压规格,这是由110V倍压而来,技术改造相对最简单,于是在欧陆国家就形成了220V/50Hz的交流电网标准。至于为什么“倍压”,以后小编谈到电压等级时会说。当然电压越高,同等功率下电流越小,损耗越少,不过对绝缘要求也高了。
英国为了和欧洲大陆保持一致,最后电压都改为220V,频率改为了50Hz。因为二战后欧洲还没有太多的电力设施,所以这次改变成本并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