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法也持有类似观点:“利用小时数这么低,供给只是原因之一,需求下滑也是主要因素。”他说,火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共同组成了电力行业的蛋糕。“2014年增速只有3.8%,即蛋糕的增量只有这么多,也摊薄了设备利用小时数。”但是,一位不愿具名的中电联人士则表达了完全不同的看法。“不应该说电力行业产能过剩了。全国电力供需总体上是均衡的。在东北等个别地区的确出现了电力相对富余,但是其他地区不存在这种问题。” 上述人士表示,“目前有报道称,‘发电利用小时数不到4300就意味着产能过剩’。这是不具说服力的。”据他介绍,此前我国发电装机以火电为主,全国多地都存在电力供不应求的问题。电力系统中的发电利用小时数也都特别高,但那时电力系统缺乏安全保障。该检修的机组也不能检修,只能继续保供电“目前来说,我国的电力装机结构出现了巨大变化。风电、太阳能、水电占总装机容量的1/3。这些电源与火电存在明显的替代作用。同时,我国优先消纳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明显挤占了火电份额。”上述人士表示,“火电的利用小时数此前很高,有的达到6000小时,2014年的利用小时数只有4700小时。有观点认为这样的大幅下滑必定意味着电力产能的过剩,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问题。因为当前的电源装机结构已发生巨大变化。火电动辄发到5500小时以上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新增火电规模并不大”
“2014年全国装机容量增速达到8.7%,远超电力消费的增长率,所以2015年的发电小时数下滑情况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张国宝表示。这是否意味着不应该再大规模发展火电或者应尽量少上火电呢?“电力需求的下降是客观存在的。目前有观点指责电力行业还在大规模批准火电项目,加剧了‘窝电’问题,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林伯强说,毕竟3.8%这一增速有一定的偶然性,考虑到经济新常态的长期性,2020年前电力需求增速还将会在5%-6%。“不然企业就不会再大规模新建项目了。”
另外,林伯强表示,从最近的新增装机容量来看,火电的新增规模并不是很大。记者了解到,新增火电装机容量近年来下降趋势明显,例如,2006年全国基建新增投运的发电装机为1亿千瓦,其中火电多达9048万千瓦;2009年-2011年火电新增装机都在6000万千瓦左右;2012年下降至5000万千瓦,2013年为3650万千瓦,2014年为4729万千瓦。从新增装机容量占比来看,火电已经从2006年的90%,下降到2014年的不到50%。“将来还是应该控制火电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但是,产能情况并不是控制火电发展速度的唯一原因,环境保护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韩文轩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