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印度宣布计划制定全新的能源政策,能源政策有3个目标:印度进口石油的依存度由2005年的70%提高到2020年的85%,需要确保国内外能源供应的长期稳定,在南亚地区逐步建立广泛的能源网,以确保国家之间电力、石油和天然气在南亚地区逐步相互输送。
2006年,印度政府通过了印度综合能源路线图。这项能源政策是由印度计划委员会拟定的,描述了多种能源挑战,包括满足能源需求,保障供电,减缓气候变化,促进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为应对挑战,路线图主要包括四个策略:鼓励能源多样化、提高能源效率;加强监管;有效补贴能源多元化;加强外交。
未来展望:虽然政府在努力制定相关政策,但可再生能源的贡献度仍然较小,包括水电在内的新能源发电占全部发电量约为8%左右。为此,政府建立了技术开发中心,专门推广太阳能和风能。国家生物燃料协调委员会和生物燃料指导委员会也制定了目标:到2017年,石油和柴油里至少混合20%的乙醇。政府为此专门提出了联合免税目标,生物燃料的税率统 一到4%。印度政府十分恐惧再次发生类似2012年的大停电事故。现在,印度煤炭产量不断降低,发展可再生能源迫在眉睫。下一步,印度会重视水电的开发,同时加大太阳能等其他新能源的发电占比。
据了解,有机构瞄准印度光伏市场,认为其潜力巨大。
巴基斯坦
能源概况:巴基斯坦人口超过1.8亿,目前,利用本国资源,巴基斯坦只能满足75%的能源需求,包括天然气、石油及水电。巴基斯坦20%的外汇都用于对化石燃料的进口。该国每年进口传统能源耗费70亿美元,相当于进口总额的40%。从2002年开始,巴基斯坦开始进口来自伊朗的电力,此外,该国正计划增加进口110万千瓦的电力。
相关机构:国家硅技术研究所(NIST)替代能源发展局(AEDB)国家工程与科学委员会(NESCOM)部分能源政策回望: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巴基斯坦开始了探索可再生能源的第一步。1983~1988年间,政府投资1400万卢比用于太阳能和沼气发电的可行性研究。然而,这项投资并没有带来相关项目。
巴基斯坦的新能源政策分别启动于1994年、1998年和2002年。其中,2002年的电力政策沿用至今,鼓励应用当地的资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这项政策的目的是到2015年开发50万千瓦左右的可再生能源机组(不含水电),到2020年实现100万千瓦。虽然从1985年到2002年间实施的各项能源政策都在强调采用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但并没有出台关于此类项目具体实施的框架。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几乎是停滞不前的,因为这些能源政策并未真正提高投资者的信心,也就不能吸引到足够的资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