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仅仅是跨行业整合能力较强,台湾多年积累的制造能力正在发威。在物联网时代,物与物要相联,空气、水、光要被感知,均离不开一样东西——传感器,(即SENSOR台湾叫感测器)。传感器是否灵敏,能否发挥协同作用,性能是否稳定,所感知的信息可否被继承……仅这一领域即有无限的开发空间。
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总体组组长沈杰博士在台北坦言,感知控制域也就是设备端的敏感工艺及制造是物联网产业的根基,在传感器生产的精度等方面,台湾企业更有优势。
智慧城市应用的新浪潮席卷而来,大陆与台湾的反应有所不同。大陆积极参加全球物联网领域标准的制订,企业应用研发还在零敲碎打。台湾企业则采取紧跟欧美前沿技术的战略,瞄准需求明确的智慧家居、智慧交通、智慧零售、智慧医疗、智慧能源六大领域全面突进,上述任何一个领域,台湾现成的服务方案保守估计也不会少于十家。
台湾企业积极致力于智慧城市应用开发,渴望找到杀手级应用,最终能将其复制推广至大陆及东南亚市场。开发医院照护系统的企业一面在台湾医院试验,一边想着大陆每年新增3000家医院巨大的商机,这已经成为雄心勃勃的台湾企业再次出海的巨大动力。
下一站,智慧城市
台湾企业还在苦苦寻找一个杀手级应用。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产业经济与趋势研究中心主任苏孟宗甚至认为,未来十年里,还看不到物联网领域任何一个实体装置可超越智能手机,物联网商机有点雾里看花。这也是台湾企业目前面临的困境。
沈杰等专家则认为,只要标准统一了就会有杀手级应用出现。但也有专家认为即使标准统一,由于需求的个性化差异也很难像卖手机、飞机一样大批量复制生产。
中华电信智慧家居的专家称,我们现在的困境是前期投入成本太高,前期需要长时间服务客户,客户会提出很奇怪的问题;再就是没有统一的传输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