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次在线监测系统的建成投运,不仅建成规模最大的电能质量海量数据集成平台,实现国家电网110(66)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输变电系统可靠性、电网频率、电网电压和公司系统城市范围中(高)
压用户供电可靠性数据、供电电压数据自动采集,还实现了电能质量管理模式的转变,可以说对上述实施计划进行了提速。
更为重要的是,该系统通过对供电电压、供电可靠率指标监测频度和范围的双提升,可及时发现电能指标异动,实现指标的超前预测和超前管控,进一步减少重复停电,同时也减轻了基层的负担。
施康举了个例子,以前一个设备停电了,在二级部署可靠性系统中,要求七天之内,将台账、停电信息进行手工录入,应用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后,利用智能采集设备,直接采集设备状态与停电信息,避免手工填报数据错漏,减轻了基层的负担。
不仅如此,针对电能质量相关的指标分析的算法、框架,基于这些做了计算性能的提升。例如把可靠性、停电、资产、成本信息关联起来进行分析。将主网相关的频率电压、电网电压、输变电可靠性以及配电供电电压、供电可靠性等信息归类,进行分析。为决策者智慧决策提供了依据。
监测范围和数据质量仍有可塑空间
虽然电能质量监测方面,我国已经初见成效。“但是国内的电能质量设备市场还处在初级阶段,一旦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未来国内电能质量设备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深圳市英纳仕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朝晖曾表示。
在这一点上,施康也有同感,他表示:“我们已经明确了未来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发展方向。应从电能质量监测、深度数据挖掘分析、数据质量提升等方面入手,促使电能质量监测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他进一步解释说,在电能质量在线监测方面,一是要扩大在线监测的范围。截至2014年底,农村配网中25%具备采集条件的供电用户已纳入在线监测,但仍有大部分农村配网供电用户需要新装改造监测装置。二是向低电压延伸,低电压方面只有几家试点单位实现了接入,技术路线已经打通,但是需要根据智能电表等采集装置覆盖的进度 情况,实现低电压领域数据的全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