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2014年12月23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高新区创新科技园标准厂房变电所正式启动集约化管理,这是江苏省内用户变电所首次实现“无人值班”的集约化管理模式。
武进高新区创新科技园地处常州市南夏墅镇,占地503亩,申请用电总容量达29920千伏安,园区内建有8个10千伏总变电所。园区建设方——常州武南标准厂房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早在2012年6月7日便向常州供电公司提出用电咨询申请,希望供电公司能根据园区整体布局、功能定位和远期规划“量体裁衣”,制定出“合身”的供电方案。
常州供电公司各专业部门经过现场查勘、分析用电容量和用电安全性、可靠性等要求后,拟定并通过了该公司提出的“无人值班”管理模式下的建设方案。
“按照江苏电监办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一个高供高计的用户变电所必须配备至少4名电工。”常州供电公司市场及大客户服务室负责人鞠非介绍说,“按照这个要求,该科技园区至少要配备32名电工。”由于该园区8个总变电所都由常州武南标准厂房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这一法人管理,若将每个站拆分管理,不仅对投资方来说是人力与财力的浪费,对供电公司而言也有着较多麻烦,如用电检查员需对应数量配备、对用户变电工培训量相应增加等。
因此,用户变电所施行集约化管理,能有效降低用户与供电企业的运行维护成本。“虽然增加投资了400万元在自动化系统建设上,但节省配置的电工工资等开销4年左右就差不多是这个数目了。”厂房投资公司负责人说道。节约下来的钱可以更多的花在电工培训等方面,把电工打造成“精兵强将”,也能保障他们准确了解供电企业传递过来的信息和提升运行维护电力设备的能力,从而提高电网侧和用户侧的安全效益。 “项目难点在于,用户变电所无人值班管理在全省都没有现成模式和运行经验,所以我们只能借鉴供电公司系统内的无人值班、集中监控管理模式。”鞠非说,“这是个摸索尝试的过程,设计单位、用户和我们系统内的专家一直持续跟进,不断的将这种模式下要求的管理、安全和技术规范融入到土建和变电站一次、二次的建设中去。”
此外,常州供电公司积极向江苏省电力公司主管部门汇报,获得政策上的支持和专业上的指导,也得到了市经信委电力能源处的肯定。该项目历时两年多,中间克服了各种困难,经历了专家组的多次验收和反复整改,终于成功投运。
如今,该园区总共配置12名专业素质较高的电工,实行轮班制度,在建成的集中监控室里通过监控系统便能完成各变电站电力运行情况的监视,有利于加强可能的窃电、超容、电能质量不合规等问题的管理,保障了园区变安全管理的可控、在控。常州市经信委副主任张志强表示,希望科技园这一项目能在运行中不断完善,成为可复制的、有推广价值的典范,进一步起到节约社会资源的作用。(奚青兰)
相关新闻: